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奖牌是这样打造出来的(宜昌?阎华)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2/9/21 17:17:00

在集邮活动中,组集参展是一个地方集邮水平的体现,也是集邮者的最高境界了。

为迎接湖北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邮展,宜昌市集邮协会召开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动员大会。时任宜昌市邮政局局长、市邮协会长雷祖家亲自作了动员报告,会后又召集我们这些老邮迷座谈,要求能组集的邮友都编组邮集备展。

我是地道的宜昌老土,老家在长江边座坡朝河的紫阳村(现葛洲坝工程大坝南首)。因抗日战争,全家逃难到三斗坪(现在的长江三峡大坝南岸)。我就出生在可以听到船工号子的峡江边的半山坡。三峡的山水哺育我长大,屈原、王昭君是婆婆、爸妈们常给我们讲的故事。三峡的名胜名人、三峡的山山水水,在我心中都有割不断的情缘——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座谈会上,我提出想编一部反映长江三峡的邮集,一下引起了大家的议论:“三峡内容的邮票虽然有十几套,但要编一部邮集,难!”“长江三峡题材的邮票只有我国(包括港、澳、台)发行,谈及邮品的多国性简直没门!”“算什么类呢?专题、传统、邮政史都算不上!”……我被这些确实存在的难题砸闷了头,但在心里还是有点不服输,于是怏怏地说:我把我收集到的有关三峡的邮票、实寄封片都整理一下,试试。

没过几天,我就把处女作邮集——《长江三峡》拿到了集邮协会。嘿!一大堆,邮票、实寄封、总公司首日封、各地首日封、邮资片、带三峡图案的明信片、纪念戳、风景戳封片……分门别类排列,足足有80片。侯谦和、朱复新副会长及邮协办公室刘主任和颜希看到这邮集,从他们怪异的表情我明白,他们是持否定态度的,但碍于情面,都没有当面道破。我要编组邮集的 “勇敢”精神,他们还是肯定的。大概被我这么执着的行动所感染,便纷纷为我想办法、出主意。这时候,一种新的集邮形式——开放类集邮出现了。所谓开放类,就是允许50%的非邮品素材入集。朱复兴提议,编一部开放类《长江三峡》吧。大家都赞同了这个建议。

有了目标便有了力量。为支持我把这部邮集编组成功,市邮协常务理事吕道根把他收藏的旅游景点门票无偿地送给我。为了在邮集中显示邮品的收集难度,朱复兴把他珍藏的一枚“瞿塘峡” 胶面印邮票送给了我;侯谦和先生把他的一枚“宜昌码头“邮戳剪片给了我;世界邮展评审员常珉先生特地给我寻到了一枚贴帆船邮票、盖上海邮政日戳、片图为帆船过三峡的早期自然极限片。武汉陈波先生提供了2枚早期实寄的三峡摄影明信片。我是宜昌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在藏友的支持下,有关三峡内容的烟标、火花、票证、钱币、老照片、磁卡、奖状等非邮品,可谓丰富。在大家的热心支持下,一部5框开放类邮集《长江三峡》终于编组成功。第一次参加湖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邮展,出乎我的意料,还得了一等奖。在领奖会上,我说:这个奖不是我的,是宜昌集邮集体的,我替大家领的。

为备战2002年全国首届老年邮展,《长江三峡》邮集被省邮协推荐为参展邮集。要在强手如林的全国邮展上获奖,《长江三峡》邮集得从5框压缩到3框,前言、各章节都要精炼。我开足最大马力,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不如意。省邮协十分关注这部邮集的缩编情况,当听到“缩编并不如意”的反映后,立即派马驎副会长前来指导。马会长是个军人,他以军人坚决果断的作风迅速来到我市,马上投入到修编《长江三峡》的“战斗”。他首先看了侯谦和先生连夜编撰的修改稿,指出,前言还需精炼,并对计划部分作了许多改动。而后,我在地板上摊开缩编的《长江三峡》。他细致地看了又看,笑着说:“不错,不错(我知道是安慰)。这些非邮品都是很少见的,这张荆江分洪指挥部颁发的一号一等奖奖状可是孤品;解放初期公私合营的瞿塘峡烟标、《三峡省成立纪念》烟标(烟标中的极品)、葛洲坝老照片……一些好素材要放在显眼的位置。评委不可能像这样来品评这么多的邮品,评委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像这枚帆船极限片放在‘瞿塘峡风光’这个章节里,真是‘肉埋在饭碗里了’。”他亲自动手,把该贴片移到了第三的位置。在“三峡文化”章节里,他说:“三国演义”里许多故事在三峡地带是家户喻晓,邮品多,要是有一点三国古战场的遗物就好了。我立马说:三国古战场景区的设计师金彦章是我同学,听他说没有挖出什么有价值的文物,铜箭镞倒是有一些。“嘿!那正好,就需要这种可以上展框的小玩艺,弄两三个来,用厚一点的纸板做一个加厚贴片。”马会长高兴地说。在介绍葛洲坝工程的贴片上,“这里应该用一枚有国家领导人的签名封或片就好了。”说着,他从包里拿出一枚葛洲坝工程极限片中“截流”那枚,上面有时任水利水电部部长钱正英的签名,换了我原来贴“截流”邮票的同城实寄封。他对我说:“送给你,编入邮集才发挥了这枚片的作用。”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时间过得真快,不觉己是下午6点了。我们得知马会长还是在武汉吃了早点的,中饭也没有吃,十分过意不去。就是这个加厚贴片,在乘飞机、坐火车时遭到了禁止通行的警告,省邮协副秘书长赵京莉经受了多次开箱检查,不知费了多少口舌。

2002年全国首届老年邮展在广州顺利举行,我的《长江三峡》邮集获开放类二等奖。也是在领奖会上,我发言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份荣誉是属于湖北省邮友们的,没有大家的帮衬,我是没有能力获得这块奖牌的。

退休了,让我欣慰的是,我加入了集邮协会,还成为了湖北省邮协首批省级会员。我记住大家对我的帮助和支持,用实际行动报答大家。除积极地参加邮协组织的各种活动外,我先后编组了《长江三峡工程》、《屈原》、《集邮基础知识》、《邮票选美》、《新中国邮票边纸初探》等共20框邮集,供各种邮展抽调选用。我还要努力,争取在有生之年编组一部邮集参加国际、世界邮展,为集邮贡献自己的力量。  (宜昌·阎华)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