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10年5月,我被査出患非霍奇金淋巴瘤。这突如其来的一棍子, 即便是平日唱着“视死如归”高调的我,也免不了谈癌色变,一时有点懵了。
就在刚确诊的第一时间里,市邮协胡小国、张良成、童正祥、刘巧云等一行,带着全市邮友的关心来到病房看望我。这邮情如亲情一般,让我激动得一时语无伦次。他们细心地询问病情,热情鼓励我乐观面对人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树立战胜病魔的坚强信心。
实话讲,当儿女们用心良苦地让我知道实情时,表面平静的我,其实心中还是有些茫然的。因为这毕竟是面对生死挑战,且日后化放疗的毒性副作用及治疗效果都难以预料,怎么可能轻松无虑呢?当时脑子里是一团乱麻。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市邮协领导和邮友出现在病床前,带来诚挚而温馨的问候与祝福,这无疑胜过任何灵丹妙药,给了我战胜病魔的莫大勇气和信心。患难見真情,你能不感受到邮协家一般的温暖吗?!
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心态宽了、底气足了,有了从容应对的方法。特别令我备受鼓舞的集邮界榜样——李少华、于海源、杜镇中等,他们面对病魔的坦然与坚定,对生活与事业的挚爱,对集邮的痴迷,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勇气。在长达半年之久的化放疗期间,无论挂针前、抽针后,我总是支起病床上的桌面,摆满邮刊、邮件,或阅读邮刊邮报,或办理《医学集邮通讯》的专栏组稿,或为《天门集邮》等邮刊邮报写稿,回复众多邮友的来函,满桌子、满脑子都是“邮” 字,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这引来了病友们的好奇与敬重、医护人员的鼓励与推崇。她们常用“像吴伯那样去和癌症抗争” 的话,去激励其他病友。
在随后的康复休养中,我除了有限量的活动锻炼外,大多参与邮事活动,或在家清理邮品,整理邮报邮刊,组编或欣赏邮集,利用适量的单车运动跑遍市区邮政机构加盖邮戳,并写下了《盖戳记》(刊于《天门集邮》2011卷)。两年多来,我为《医学集邮》组编两期十余篇《医邮寿星谱》稿件,为《医学集邮通讯》组编12期《祝您生日快乐》栏目,写祝寿诗词近百首。还先后多次参与了天门集邮沙龙、汉江集邮论坛等邮事活动。此外还在《竟陵风》等刊物上登载了几篇杂文散记,使我的病后康复休养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转眼间,我与病魔抗争已有三个年头了。因化放疗毒副作用而致的脱发已重生,耳聋也复聪,精神饱满,不知底细的熟人朋友还以为我健康无恙呢!我有今天的收获,除了医学进步发达、老伴子女们的精心呵护、本人的乐观豁达外,也与亲友们的关心支持分不开,尤其是我所热爱的集邮及可亲的邮友们的关爱功不可没。
集邮快乐,集邮长寿。让集邮这“王者之好”伴随我在美丽的夕阳映辉下,倘佯在晩年的人生之旅吧! (天门·吴立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