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人类文明最初的起源,是从满足裹腹之欲开始的。衣食足而知荣辱,因而,鬲从最初作为煮食的炊具演变为礼器,从满足口腹之欲过度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可以说,随着它的价值功能不断演变,华夏文明也在不断往前推进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于近期发行的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5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以商代中期的兽面纹鬲为原型进行刻画,侈口、窄沿、双立耳、束颈、三袋足、钝锥脚,以兽面纹装饰,图案条纹粗犷,结构复杂,器形厚重敦实。
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字象形,《说文》鬲部:“鬲,鼎属也。象腹交文,三足。”段氏注说:“上象其口,中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表明它上边有口,腹部有互相交错的纹样,下有三足,似乎与鼎无大区别。但作为炊具之用的兽面纹鬲相比于鼎等青铜器,在商代时作为礼器的用途较少,而作为炊具的用途则更为普遍。《博古图言》:“鬲之用与鼎同,惟祀天地鬼神、礼宾客必以鼎,常饪则以鬲。其制字符所容通于足,取火易达,故常饪用之。”所谓“常饪”,显示是指“鬲”只是作为生活中的烹饪器,而没有礼制方面的意义。因此,兽面纹鬲做工必然不如鼎更精细考究。器体庞大,既增大了器身容量,又扩大了底部受火面积,从而提高了炊煮功效。
而略显笨重的器物上最为突兀的便是一双目光炯炯的眼睛。以兽面纹作为装饰的鬲,也称饕餮纹。传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饕餮是他排在最中间的那个儿子,非常贪吃,甚至连自己的身子也不放过,终于只剩下来自己的头没有办法吃掉,,因此饕餮纹多为造型突出、狞厉可怖的一个兽面。
尽管兽面纹鬲不如其它几件器皿精细考究,但并不影响它在金币上的表现力。兽面纹鬲币上的鬲居于币面正中,鬲上的兽眼、背后的兽面纹图案均左右对称,是这一组纪念币当中唯一体现对称美的币,虽不如鼎和斝的图文那么繁复,却仍不失她的历史厚重感,当得又一匠心力作。(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