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与当阳市集邮协会和《长坂坡集邮》报相识、相知到携手已经六个春秋。相对于当阳市集邮协会和《长坂坡集邮》报20年的风雨历程,这无疑是短暂的。但这短短的六年,是我人生不断成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六年,是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六年。
——邂逅
2005年底,一位领导打电话问我,是否有集邮的爱好。我说,谈不上爱好,多年前曾经收集过信销票,积攒了不少,后来被小蟊贼光顾,几百枚信销票不翼而飞,也就不再收集了。后来乡邮员小邓反复游说,1999年、2000年买了几本年册,算是再次入行吧。领导讲,当阳市集邮协会要进行换届,希望在教育界物色几位集邮爱好者担任理事,以便在中小学开展集邮活动。我不好推辞,便应承下来。
2006年3月初,市邮协周宏伟秘书长打来电话,热情地邀请我参加邮协年会。年轻人很是热情,没聊几句,摆明辈分,小周一声声“幺爹”把距离拉得更近。
3月11日,春寒料峭,我踏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从漳河岸边的官垱来到当阳市邮政局,参加当阳市集邮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当阳集邮界的各位先贤和新秀,聆听专家学者说邮、评邮、论邮,也结识了执着集邮宣传教育的贺学明老先生。此次大会,我当选为当阳市集邮协会理事。面对这一社会职务,我诚惶诚恐,因为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集邮门外汉。
——携手
回到学校,我思考良久。当理事要“理事”,这事怎么理?时任官垱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办公室主任的我,日常有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还肩负九年级两个班的品德、两个班的历史教学,而春季学期正是中考备考的黄金时期,又捞上个理事,好是为难。
看来要“理事”,就只有牺牲休息时间了。上半年的工作在中考的集结号中强力推进,以至于想开展一次讲座的机会都没有。而此时,贺老寄过来第一份《长坂坡集邮》报,我将报纸复印给七年级的每个孩子
收到贺老的邮报越来越多,品着那一份份沁着贺老心血的报纸,时常有一种负疚感,因为一年来自己没有为邮苑作任何贡献。2006年已渐行渐远,这种负疚感在不断加强,为邮苑做一点事情的愿望也在逐渐加强。于是在12月的最后一周我终于下定了决心,压一压手头的工作,来还一个长久的“愿”。
由于对邮票知识也知之甚少,我只得利用星期天在网上反复查寻有关集邮和邮票的知识,总算是写出《集邮知识入门讲座》的讲稿。2006年12月25日,在七年级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30名有志于集邮的同学被挑选出来,成立了官垱中学集邮兴趣小组,并成功开展了第一次活动。
集邮对农村孩子来说既新鲜又陌生。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兴趣,我从家里拿来两本邮册、部分实寄封和首日封,还有刚刚发行的《八荣八耻》小全张,这些都成了最好的教具。看到这些精美的邮票,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我说:“同学们,你们是30粒种子。我将你们播撒在邮苑里,你们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孩子们在我的讲解中渐渐明白邮票的属性、种类、构成,也渐渐明白集邮的意义、作用与方法。接下来的邮票欣赏,将孩子们引入邮票的世界:高雅的《君子兰》小全张,绚丽的《纪念澳门回归》小型张,意趣盎然的生肖邮票……最有趣的是分发《长坂坡集邮》报,由于人均不到一份,只好临时分组并按小组进行分配,孩子们还约定阅读后交换的日期。
在农村中学集邮的“荒原”上,我犁上“第一犁”。我相信它一定会变成沃野,我也坚信拓荒者定会有收获。倾情地撒下30粒种子,我期待着来年枝繁叶茂。
——相约
在后续的几次见面中,贺老和邮协的同志建议,到学校开展邮展和集邮知识讲座,传播先进文化,丰富课余生活。对这个建议,我十分赞同,但又十分担心。要开展活动,会不会对教育秩序造成冲击?会不会影响教育质量?活动必然要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学校主要领导支不支持,让我十分犹豫。虽是犹豫,但我还是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武装骨干,开展活动,撰写集邮文章,利用行政会讲集邮兴趣活动的好处,赢得主要领导的支持。
2007年秋季开学了,我利用办公室主任的职务便利,着实干了一件“以权谋私”的事,把与当阳市集邮协会开展联谊活动写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安排在开学的第一个月。虽有“挟持”领导的嫌疑,但是有力地促成了当阳市集邮协会与官垱中学第一次亲密接触。
2007年9月18日,宜昌、当阳两级集邮协会领导专家一行13人来到官垱中学,与全校师生开展联谊活动。在给学校集邮小组捐赠大量珍贵邮品的同时,还展出了题材广泛的各种邮票。其中一部反映“九·一八”事变题材的邮集让人驻足流连,孩子们被一枚枚邮票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激情。活动结束后,我因势利导,在以后的活动中,让咱们按照“救亡图存”、“民族新生”、“神州复兴”的线索,来收集相关邮票。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定会化作砥砺自强的强大动力。在青少年中开展集邮活动,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探索出新的途径。
10月23日,一纸调令将我调到河溶初级中学任副校长。贺老十分担心官垱中学集邮小组活动会中断。我委托当时的教导主任陈会玲同志继续这项工作,她欣然应允。2008年,该校的中考一举夺得当阳市第三名的好成绩。事实证明在中小学开展集邮活动,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推动作用的。
2009年2月22日,我再次回到官垱中学,担任该校校长。我们相约,当阳市集邮协会和官垱中学每年开展一次活动,请邮协的领导、专家到校送先进文化,播集邮种子。当年11月11日,市邮协再次携手官垱中小学,送邮展下乡,极大地开阔了师生视野,丰富了师生的精神生活。期间。邮协理事肖琼女士到校赠送集邮书籍《故乡的竹园》,更加激发了师生的参与热情。
2010年,留在我们记忆当中的有更多美好的回忆:5月,我们携手甘肃庆阳邮协,开办一期青少年集邮专刊,《庆阳集邮》给我校腾出2个专版,编发我校师生集邮文章,在海内外引起反响,被集邮界誉为“官垱现象”。《长坂坡集邮》与《庆阳集邮》遥相呼应,“六·一”前为我校编发集邮专辑,极大地促进了我校集邮活动的开展。
2011年4月29日,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当阳市集邮协会再次来到官垱这所偏远的农村小学,38框精美的邮票把校园装扮得如花似锦。陈发忠老先生向孩子们赠送他的集邮文集《集邮随笔》,讲述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故事。集邮再次和爱国主义紧密结合,先进文化的种子再次在这所校园播撒。
2012年6月28日,当阳市邮政局、当阳市教育局、当阳市集邮协会在我校举行《集邮从娃娃抓起》一书的首发式,传播先进文化,培育集邮新一代,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鼓劲加油。
——共进
六年来,由于义务教育学校调整布局,学校先后由初中改办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小学,但教育质量始终处在当阳市前列,更有2008年、2010年分别获得当阳市中考第三名和第五名,2012年上半年河溶镇小学调考9科获得8个第一名的好成绩。2009年以来,两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被宜昌市文明委评为学雷锋先进集体,部门工作均获得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所有这一切成就,都凝聚了当阳市邮协的关爱、呵护与扶持。 (当阳·周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