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3枚银币之中,编号为“1999-0605”的1盎司银币,币名“民族团结”。背面图案有动静两大元素。“动”是在币面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群体形象,“静”是高耸于币面正中的天安门华表。“动”另外还有一个附图,就是环华表上下飞舞的5只和平鸽。
“静”之物天安门华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中是二次表现,另一枚“锦绣中华”金币,则以它为主图。相比之下,华表在“民族团结”币面之上,只是一个相对配角,远衬于少数民族群体形象之后,为生动画面的一个点缀。但这个点缀,同时又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华表立于天安门之左右,天安门是中国政治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主题里,在少数民族群体载歌载舞环绕之中,它无疑据有权威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位置。
载歌载舞呈心情欢乐状态的少数民族群体形象,一共有11位,依稀能辨别的,有朝鲜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汉族,等等。其中位于前列的藏族少女,手捧洁白的哈达,代表56个民族的人民,正向祖国献上深情的祝福。“11”这个数字,由“10”加“1”组成,而祖国的生日,正是每年的10月1日。同样的巧合,还有环华表而飞舞的和平鸽,不多不少正好5只,与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类似巧合,自然不是无意,而是设计师有心而为之。
中国现代金银币“国庆”系列,少数民族歌舞画面,也是第二次出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20盎司金币的正面图案,国徽之下,也同样镌有“少数民族歌舞”。类似构图,最早出现于邮票票面。1962年至1963年,邮电部先后发行有3组“中国民间舞蹈”邮票,每套6枚,全部共18枚,展示了壮族捞虾舞、藏族弦子舞、苗族芦笙舞、畲族婚礼舞等多种少数民族歌舞形态。邮票设计为倪常明与卢天骄。(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