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相对于1997年的盛大繁荣,1998年的“熊猫”,场景更类似于秋风骤起的冷寂。从数据上看,1998版“熊猫”,是乘坐直降电梯从巅峰上落了下来。1997版“熊猫”,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品种,共有17款,背面图案采用6幅图稿,1998版“熊猫”,全部品种只有10款,背面图案也只有3幅图稿。这一年,4格大规格“熊猫”,无论是金材质还是银材质,无论是5盎司还是12盎司,都黯然而去,铂材质及双金属币,也在这一年消失了身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那种情感,那种滋味,一言难以说清。
只有上海造币厂余敏的“熊猫”情结,在这一年,依旧持续。
相比之下,小规格“熊猫”创作,难度相对更大。阻碍来自两个方面:一,尺幅受限。其中大者1盎司金币,币面直径只有32毫米,而小者1/20盎司,更窄至14毫米。这至少限制了艺术创作的想像与发挥空间;二,中国现代金银币“熊猫”系列,行至1998年,无论设计还是雕刻,更强调细节的真实与生动。这又要求作者在创作上不能有任何粗糙与疏漏。
就是在这样双重压力下,余敏以他缜密与严谨的创作,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又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