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首先参阅了大量关于郑和这个历史人物的史料,因为他是这枚纪念金币的主题人物,抓不住这个人物的精神灵魂,就谈不上设计是否成功了。
郑和的人生极具传奇色彩,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10岁的时候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宣德六年(1431年)被钦封为三保太监。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一位杰出人物,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他也被国际上公认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进入设计阶段了,他们当时还查阅了许多资料,但一直没有找到郑和的照片,最多的参考依据只有图稿上的线描稿。由于设计人员曾经有过在俄罗斯进修的经历,记得当时参观过一个战士墓地,看到的战士雕像全部用线条来处理,感觉非常震撼。那种线条并不是普通的线,而是有高低起伏,立体感非常强,做出来浮雕感觉也非常强烈。所以在设计这枚纪念金币时,就有了灵感。就是把当时在俄罗斯战士墓地拍摄的照片拿出来,按照那个效果来做。在实际设计中运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线描手法,但灵感却又来自于国外的雕塑,所谓中为体西为用,这套币的现实效果非常新颖,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视觉冲击感很强烈。这段设计经历很有意思,也很奇妙地和这个题材贴合,生动反映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友好往来与互相影响。(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