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封美轮美奂,加之有吉祥喜庆的春联相依相伴,集集邮文化、楹联文化和电*视文化于一身,更具艺术魅力和文化品位,更值得玩赏珍藏。但前几年拜年封上的春联屡次明显违悖楹联基本格律的硬伤,经常受到集邮界和楹联界尖锐的批评。《中国集邮报》和中国集邮总公司联袂推出的拜年封征联活动,堪称善举和盛举。征联揭晓,夺魁联为“遨长空强国力未年豪情盈华夏,建小康富民生申岁热潮漫神州”。该联的确出手不凡,不负重望,水平明显高于前几年春联。
一、立意离远,内涵深厚。
该联文辞简约,视野广阔。上联开头对2003年作大体回顾。去年发生的大事很多,短小的楹联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作者善于找准重点,选取神舟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胜利凯旋这一事件,很具代表性。而且在记事、抒情和说理的融合中,自然而然地流溢出辞旧迎新的欢悦之情。不但感情炽烈,而且格调清新。
二、神思飞越,虚实相生。
该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特别体现在对“神五”载人飞行成功的表达形式上,“遨长空“三字用得极妙。如果囿于科学专业的提法,则文字冗长。看似虚写,实则指事明晰。言短意深,意趣无穷。
三、承前启后,构思精巧。
该联不仅气势高昂而且连贯,承前启后的关系把握较好。因事状景,由景抒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上联以回顾为主,下联以写当前为主,呼应有致,全联更臻妙境。四、句法严谨,对仗工整。
语词构成形式十分严谨、缜密,体现在上下联句法完全一致、词类完全相当、结构相互呼应上。分句结构和整句结构都严格做到了两两相对,无懈可击。特别是将一般春联常用的“强国富民”成语拆开,分置于上下联,且分别拓展为“强国力”和“富民生”,不但深化了内涵,而且更有节律美。
综上新述,今年的拜年封春联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得好。不过,如果严格对照联律规矩要求,似只能称为佳联还不宜称为精品。一是犯“合掌”。因为“华夏”与“神州”完全同义(均为中国代称)不能相对。前几年春联中,虽多次出现“中华”与“神州”相对而受到批评,乃由于“合掌”为联家之大忌;二是几处平仄失对:以“小康”对“长空”,以“热潮”对“豪情”,这两组四个词的后面一个字皆为平声,以“神州对“华夏”,两词前面一个字也皆系平声。这三处失对,都不在所谓“一三五不论”的通融范围之内(“空”和“康”虽分别为第三字,但系分句尾字)。
“未年”、“申岁”的提法也可商榷。诚如《甲申年》邮票小版张及小本票中说明文字所道,“中国自古以天干地支组合成的六十甲子纪年”,因此,将组合成的“癸未年”、“甲申年”只取地支简称为“未年”、“申岁”似欠准确。也许作乾意在以其代指羊年和猴年,但又远不及直接表述生肖纪年大众化、通俗化。
“申岁热潮漫神州”之“漫”字,也似可商榷。该字读音可平可仄,主要看用于何处。如毛泽东诗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红旗漫卷西风”,两处“漫”皆读仄声;而“漫天皆白”、“赣江风雪迷漫处”,两处“漫”皆读平声。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所列诗韵常用字表,在上平声、去声(仄声)中都收有“漫”字,但在平声“漫”字后特注“大水貌”。细品“申岁热潮漫神州”句,其“漫”宜读平声,但又会引出两个新问题,一是以“漫”对,“盈”成了平对平,二是下联结尾因成了“三平调”甚至“四平调”而声韵欠佳。因此,笔者试着改“漫”为“壮”,一则平仄更和谐,二则含意也更好。
创作一幅佳联殊非易事,创作一幅精品对联更是难上难。笔者对拜年封春联并无求全责备之意,而是想通过讨论,使今后的春联创作能更上一层楼,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推敲。笔者不揣浅薄,还想斗胆为今年拜年封春联提点改动意见,暂请姑妄听之:
遨长空强国力羊年豪情惊世界;
建小康富民生猴岁热浪壮神州。
见笑,见笑。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