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谁来管管“假邮”? 如何处理国家尚无明确规定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2/11/24 10:58:00

“看着有些假邮票又回到收藏者手中,难保不再流入市场,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感到无比纠结,既恨不得揭穿其‘假邮’身份,马上没收,不让其再去骗人;又觉得缺乏底气,咱凭什么呀。再者,也怕伤了有些藏者的心,毕竟有些‘假邮’仅用作收藏,并没有上市流通,有些藏‘假邮’的人,本身也可能是上当受骗者!”昨天,是市集邮公司邮资票品受理信托的日子,在市集邮协会的邮资票品鉴定现场,我市惟一的国家级邮展评审员郑炜和资深集邮爱好者陆树生无奈地告诉记者,每次在送来鉴定的信托邮资票品中发现“假货”,都让他们感到左右为难。

票品信托业务红火了 “假邮”的问题也来了

为活跃苏州邮市,给广大集邮爱好者转让余量邮票品或补缺等打造一个公正、公平的邮票交换、交易平台,延伸苏州集邮市场产业链,苏州市集邮公司2011年3月在察院场门市部开设了一个邮资票品信托专柜。该专柜的主要业务是接受各方集邮爱好者的票品委托,然后经聘请的鉴定师和评估师鉴定“真伪”后,用与委托者协商好的价格上柜销售。每个月的第二周和第四周的周四下午,是受理集邮爱好者信托邮资票品的日子,郑炜和陆树生是专门被集邮公司请来从事鉴定和评估的两位专家。

据郑炜介绍,随着票品信托业务日益红火,今年前来委托的集邮爱好者比去年多了近五成,每个月平均交易额也从去年的1.2万元,上升到2万元。每到受理信托票品的日子,市集邮协会会议室里挤满了人,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有普通集邮爱好者,也有专门从事邮资票品交易的邮商。接受委托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邮政发行的所有邮资票品,还有许多外国的珍品。如英国1840年发行的第一版《黑便士》等。但是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即不断发现“假邮”,而且种类多,既有邮票,也有邮资封、片等。造假手段更是“花样百出”,辨识难度较大。

改变齿孔、刮戳和拼接 邮票造假“花样百出”

陆树生说,常见的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在邮票齿孔上做文章,将细齿变成粗齿,或者将有齿变成无齿,哪个品种市场价格高,就变成哪种。另一种是运用刮戳和拼接,将原来没有价值的旧邮票处理成市场上的“热门票”。“刮戳”,就是将使用过的旧邮票邮戳刮掉,然后在刮痕处重新着色,处理成价值更高的“新”邮票;“拼接”就是把两枚均有邮戳或残缺的邮票,各取比较完好的一部分“嫁接”到一起,拼成一枚“新”邮票。陆树生说,为了防备它们从眼皮底下“溜”过去,每次受理信托前总要提前做足“功课”,这样也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现在我们每次鉴定不超过十个批次”。

专 家 的 无 奈

“假邮”去向无法控制

最让郑炜和陆树生感到纠结的是对这些“假邮”去向的处理。明明知道是假的,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回到收藏者手中,因为无论协会还是集邮公司没有任何依据将其没收。“银行可以没收假-币,商家出售的假冒伪劣商品由工商部门监管,惟有这假邮票品似乎没有人管”,陆树生无奈地感叹道。

市集邮公司总经理余敏对此也深感忧虑,他说,关于如何处理“假邮”,至今国家邮政部门尚无明确规定。根据以前的传统做法,如有人使用假邮票寄信,即进入流通,邮政局发现了可以没收,并要求补款,购买真票。但这些被发现的“假邮”,是来自个人收藏,表面看,其功能是收藏者自用的。而目前国家对是否允许收藏“假邮”也没有具体规定,但是他建议,广大集邮爱好者不断提高识假能力,同时,如果在交易中发现被骗要向工商部门举报,以堵住这些“假邮”的流通之路。

□日报记者 苏 菁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20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