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审计》特种邮票公告、原地邮局及背景资料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2/11/24 14:59:00

《中国审计》特种邮票公告

(背景音乐—纳木措  丹巴旺姆)

    中国邮政定于2012年11月30日发行《中国审计》特种邮票1套4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2-32
  图序    图名    面值
  (4-1)T  审计萌芽  1.20元
  (4-2)T  古代审计  1.20元
  (4-3)T  红色审计  1.20元
  (4-4)T  当代审计  1.20元
  邮票规格:40×30 毫米
  齿孔度数:13度
  整张枚数:16枚(4枚连印,4套)
  整张规格:190×180毫米     
  版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
  设计者:汪涛
  资料提供: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审计博物馆
  责任编辑:陈宜思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和www.cpi.net.cn网站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未命名3453454534534534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邮票主题原地邮局:北京百万庄邮政支局,邮编:100037

试析中国审计邮票原地

    邮票第一枚是琱生簋是西周宣王早期的器物,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与审计有关的最早的文物,它包括两件青铜簋,即五年琱生簋和六年琱生簋。五年琱生簋现收藏于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六年琱生簋1959年由张少铭先生捐赠,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簋通高二十二点二厘米,口径二十一点九厘米,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器内有铭文十一行,一百零三字。琱生簋完整地记述了当时(西周宣王五年至六年时)琱生在一次关于其父亲偷税漏税的案子中,为了赢得官司,求得同宗召伯虎的庇护,向多人行贿并最终胜诉的事件。所以,琱生簋不仅是精美的青铜艺术品,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税收、土地、审计制度尤为重要。南通的中国审计博物馆有琱生簋的展出,可能是六年琱生簋的复制品,因为耶鲁大学的藏品和国博的藏品不是那么好就给南通的。两件琱生簋都是早年出土于宝鸡地区,具体是哪个地点没有定论。不过在20006年在陕西扶风又出土了两件尊,也记录了这件事,说明原来的琱生簋也是在这一地区出土的,事情是发生在宝鸡扶风地区的事。这件琱生簋记录了中国早期偷税漏税的事,也可能是这个原因使邮票延期了吧。
    第二枚是南宋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铜印。1955年出土于杭州西湖,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它方形短矩形手把,此印铸于建炎四年二月,就是宋高宗因金兵南下,出奔东海返回越州之前所铸,极罕见。高4厘米,边长5.5厘米。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为避高宗赵构讳,将诸军诸司专勾司改名为诸军诸司审计司。诸军诸司审计司也称审计院,与登闻检院、登闻鼓院、粮料院、官告院、进奏院合称六院。诸军诸司审计司(院)是我国第一次以“审计”命名的专职审计机构。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审计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邮票要有所反映。
    第三枚上面的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也通过了《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审计条例》于1934年2月20日颁布,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这个条例,共分19条30余款,明确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审计机关的职能职权、审计程序、审计规则及规范审计的表格和簿记等,规定了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审计范围,各省审计分会审查的范围等。这是中央苏区第一部完整的审计法律文献,它标志着苏区的审计工作走上依法审计的轨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颁布制定了许多经济法律法规,为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审计监督,实施政府预决算审计、国有企业审计、工商企"业审计、金融审计、财税审计等提供了法律依据。邮票图上面的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审计条例》封面,是由国家图书馆根据根据"陈诚档案缩微胶卷"复制。,下图现暂时还无法判断是哪里,可能会是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审计处旧址,但这个房子风格不太符合延安的风格,待商榷。
    第四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审计法,1994年8月31日颁布。                    摘自《龙骧原地集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是根据1982年12月4 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1条的规定,于1983年9月15日正式成立的。审计署是国务院28个组成部门之一,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是国务院组成人员。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设立审计署,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审计署的主要职责是:

  (一)主管全国审计工作。负责对国家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和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结果承担责任,并负有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的责任。

  (二)起草审计法律法规草案,拟订审计政策,制定审计规章、审计准则和指南并监督执行。制定并组织实施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专业领域审计工作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审计计划。参与起草财政经济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草案。对直接审计、调查和核查的事项依法进行审计评价,做出审计决定或提出审计建议。

  (三)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和处理结果报告。向国务院报告对其他事项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情况及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通报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

  (四)直接审计下列事项,出具审计报告,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出审计决定或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建议:

  1.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

  2.省级人民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3.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

  4.中央投资和以中央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

  5.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财务收支,中央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国务院规定的中央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

  6.国务院部门、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和其他单位受国务院及其部门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7.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由审计署审计的其他事项。

  (五)按规定对省部级领导干部及依法属于审计署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六)组织实施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执行情况、财政预算管理或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七)依法检查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督促纠正和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依法办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提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国务院裁决中的有关事项。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相关重大案件。

  (八)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九)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同领导省级审计机关。依法领导和监督地方审计机关的业务,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实施特定项目的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纠正或责成纠正地方审计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做出的审计决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协管省级审计机关负责人。负责管理派驻地方的审计特派员办事处。

  (十)组织审计国家驻外非经营性机构的财务收支,依法通过适当方式组织审计中央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境外资产、负债和损益。

  (十一)组织开展审计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指导和推广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组织建设国家审计信息系统。

  (十二)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为履行职责,审计署设置了下列机构:

  13个内设机构:办公厅(经济责任审计司)、法规司、财政审计司、行政事业审计司、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金融审计司、企业审计司、社会保障审计司、外资运用审计司、境外审计司、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派出审计局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离退休干部办公室负责机关、派出审计局的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另有: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审计署纪检组、监察局)

  7个直属事业单位:计算机技术中心、 机关服务局、 审计科研所、 干部培训中心、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中国审计报社、国外贷款项目审计服务中心。

  25个派出审计局:外交外事审计局、发展统计审计局、教育审计局、科学技术审计局、工业审计局、民族宗教审计局、政法审计局、监察人事审计局、民政社保审计局、财税海关审计局、资源环保审计局、建设审计局、交通运输审计局、农林水利审计局、贸易审计局、文化体育审计局、卫生药品审计局、国资监管审计局、经济执法审计局、广电通讯审计局、新闻报刊审计局、旅游侨务审计局、科学工程审计局、地震气象审计局、宣传审计局。

  18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太原特派员办事处、沈阳特派员办事处、哈尔滨特派员办事处、上海特派员办事处、南京特派员办事处、武汉特派员办事处、广州特派员办事处、郑州特派员办事处、济南特派员办事处、西安特派员办事处、兰州特派员办事处、昆明特派员办事处、成都特派员办事处、长沙特派员办事处、深圳特派员办事处、长春特派员办事处、重庆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署主管审计署门户网站以及《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审计研究》、《中国内部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等报刊杂志。

  审计署历任审计长:于明涛、吕培俭、郭振乾、李金华; 现任审计长刘家义

    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明年10月在京举行

   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定于2013年10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我国审计署将首次成为世界审计组织大会东道主,并将在这届大会上接任该组织主席。20日在成都召开的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第63次会议上,世界审计组织第一副主席、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介绍了大会的筹备情况。

  “2013年恰逢中国审计署成立30周年,也是世界审计组织成立60周年和世界审计组织秘书处成立50周年。”据刘家义介绍,为办好此次大会,审计署从2010年起做了大量筹备工作。

  截至目前,审计署关于承办此次大会的申请已获中国政府批准;成立了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具体组织工作;确定了大会的初步日程安排和主会场地点;设计完成了大会的会标和纪念邮票;开通了大会网站。

  谈到此次大会召开的背景,刘家义说,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的秩序和机制进入新的变革期。加强最高审计机关的能力建设,努力成为独立、典范、胜任、高效、可持续的国家审计机关,推动建立问责机制,提高工作透明度,参与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成为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共同面对的课题和追求的目标。

  基于这一背景,此次大会将关注最高审计机关和世界审计组织面临的挑战,研究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最高审计机关在确保资金合理使用方面的职责。“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最高审计机关在维护财政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领域的作用”将成为大会的两个主议题,以此为主要内容形成的《北京宣言》将成为大会唯一成果文件。

  作为全球第二大国际组织,世界审计组织成立于1953年,由联合国成员国最高审计机关组成,是各国最高审计机关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培训研讨的主要平台,目前已拥有191个成员。该组织每三年举行一次大会,大会休会期间每年举行一次理事会。

中国审计博物馆简介

    中国审计博物馆,坐落于江苏省南通风光绮丽的濠河之滨,展馆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为基本成立区、临时成立区两部分,集收藏、科研、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国审计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唯一以国家审计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博物馆,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国家审博计物馆。展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为基本陈列区、临时陈列区两个部分,集收藏、科研、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

    中国审计博物馆展示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活动及其所体现出的审计文化;展现了我国审计事业三千多年的发展脉络。它以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不仅佐证了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而且更是推动民主法治的工具。中国审计博物馆的成功创办,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得益于国家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局面;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南通作为中国近代文博事业的发源地,中国审计博物馆花落此间,定能不违初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新建成的审计博物馆全称为“中国审计博物馆”,位于南京审计学院浦口新校区,占地1.6万平方米。不包括收集史料所花的经费,博物馆在建筑上的投资预计为6000万元以上,目前资金已经到位,即将开始建设。

  博物馆的馆藏正在全面征集中。由于很多与审计有关的实物都在故宫博物馆或其他博物馆内,还有的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没有公开展出过,收集过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过,近15年以来所有和审计有关的资料图片一份都不少。中国审计博物馆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活动及其所体现出的审计文化;展现了审计事业3000多年的发展脉络;以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佐证了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更是推动民主与法治的工具。

    审计博物馆的南门,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题写的“中国审计博物馆”大字上方,一个大大的红色“审”印。进入展厅,迎面是一个形如魔方似的青铜雕塑,上面分别刻着:“审、勘、磨、计、覆、勾、稽、比”几个字。这些字是表述审查财物账计的行为,从多种不同角度反映出审计在其漫长成长历史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形态。由此也揭示了审计是一种错综复杂,且不断发展变化的综合体。“魔方”的后面是一面浮雕,似乎是表现中国审计的源远流长。雕塑的两侧,分别旁列着新中国几代领带人对于审计工作的指示。

    中国审计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唯一以国家审计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国家审计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为基本陈列区、临时陈列区两个部分,集收藏、科研、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中国审计博物馆展示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活动及其所体现出的审计文化;展现了我国审计事业三千多年的发展脉络;以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佐证了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更是推动民主与法治的工具。中国审计博物馆的成功创办,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得益于国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中国审计博物馆的建成,对于传承审计文化、弘扬审计精神,进而促进审计事业和谐发展等,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审计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唯一以国家审计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国家审计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为基本陈列区、临时陈列区两个部分,集收藏、科研、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中国审计博物馆展示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活动及其所体现出的审计文化;展现了我国审计事业三千多年的发展脉络;以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佐证了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更是推动民主与法治的工具。中国审计博物馆的成功创办,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得益于国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中国审计博物馆的建成,对于传承审计文化、弘扬审计精神,进而促进审计事业和谐发展等,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