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空置房到底有多少套,其中属于官员的空置房又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想必经常会骚扰全国人民的心情。
本来,即便是无法取得特别准确的北京空置房数据,但比较准确的数据应该是必须有的,不是“这个可以有”的笑话,但为何一直没有?或许其阻力就在于:一旦联网排查,各地官员北京住房是个复杂和敏感问题,不相信官员大部分房产是找替身顶名的。
先来甄别一组互联网流传数据,或对接近事实有基础性帮助。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核对出北京空置房屋为381.2万户,消息一出,迅速在互联网上发酵,随后,北京市公安局表示这并非最后数据。对此,业内人士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整个北京有房产证房屋在700-800万套左右,所以说381万套空置房不太可能,根据他们掌握情况,北京常年没人住的空置房大约在30-40万套。
北京联合大学城市科学系张景秋和孟斌带领课题组,曾经对北京50多个售出后入住小区用电情况进行了调查,结论是电表几乎不走比例在2007年时就达到29%,三环之外越往外走空置率越高。此空置率是测算已卖出商品房应住但实际没人居住的比例,还未将没有卖掉商品房空置算在其中。
北京市房协蔡金水指出:尽管国家电网否认了“中国660多个城市现有连续6个月以上电表读数为零空置房6540万套”说法,但实际闲置达到此数量不是不可能。北京一个城市可闲置50万套,全国600多个城市闲置6000万套没什么大不了,很多小产权房,还有单位和机构盖房没有统计在国家统计数字内。
关于如何统计空置房,国外一般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去统计空置率,在社会管理体系十分严密的中国,更有条件比较准确拿到相关数据,但另一方面,越掌握这方面权力的,越可能是利益相关人群,背后更广泛的利益集团,也有可能千方百计去阻挠,这样情况下,只能通过常识和现有数据去推论了。
我爱我家胡景晖掌握的“北京有房产证房屋700—800万套左右”的数据,掩盖了北京实际住宅的套数,房地产中介机构也不可能掌握到真正空置房数据。按照官方不同渠道发布数据综合,北京商品房集资房福利房大概就有1300多万套,再考虑小产权房以及单位盖房,北京实际住宅套数存在巨大统计遗漏,很大程度上造成一种假象,北京住宅可供应量仍很稀缺,房价必然会不断上涨,早下手为强。
更愿意相信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说法,至少它最有条件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普查,而参考北京市房协蔡金水判断,既然全国空置房6500万套不是没可能,那北京比之其它600多个城市空置房率高的可能性更大,全国只有几个城市的住宅是全国性消费的,北京作为首都,空置率首高也应是合乎情理的,就北京政治意义和特殊价值,全国官员北京购置房意愿,会比在中国所有城市动力都会大。
就算381万套空置房不很准确,剔除80万套的误差不算少吧,按照北京住宅总套数计算,300万套空置房,对应北京住宅总量,占比大体在20%。那些经营赚钱出身的房地产投资者,即便拥有多套住房,除少数人外,长期将其空置不会是主流行为,他们讲究资金和资产的不断运转,真正不把钱当回事的,是那些靠权力来钱很容易的人,同时,对全国各地的官员来说,北京的房子空置也不出租,也是担心曝露财产。如果保守去估计下,300万套空置房里,会不会其中一半主人是官员那?
房地产是稀缺品这不假,但这只是相对概念,住房欲望是永远都不可能满足的,也会有不间断的改善梦,但房地产市场呈现的价格以及因价格呈现的供应,如果给生活在这个城市中产阶级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堪重负,并以牺牲基本的生活质量换来不奢侈的住房权益,至少说明这样的价格和这样的供应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曾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表观点:“现在投机客和开发商手中掌握的存量房和空置房,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00%”。经济学家职责是预期未来,即便谢国忠先生对中国房地产判断屡屡被嘲讽,但中国不会不受经济规律制约,最多因行政主导而拖延经济规律发挥作用时间,但这个时间不是一万年,最多不超越五年。
中国房地产存在巨大泡沫已是“皇帝的新装”,它几乎把社会剩余流动性给吸干,高房价让民众幸福感大打折扣,也让其它产业“相形见绌”,并绑架了国民经济和政府决策,大量强制拆迁也导致社会矛盾丛生。强弩之末,一些人仍罗列似是而非的数据佐证房价还要大涨甚至暴涨,但今后有个共同声音会更强烈发出呐喊:没有那个国家的人民一生幸福是葬送于一套房子并能长久维系社会和谐的。
要破除高房价和让其泡沫破灭,除经济规律使然,特别是从北京这样一线城市着手,公布比较准确空置房数量,反腐败逼出官员住房财产,都将会是导火索,不是时候不到,可能很快就到。
北京如果能够盘活和挤出100万套空置房,就能解决1000万人住房问题,北京房价会继续高烧不退和住房“人为稀缺”吗,以此类推,全国岂不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