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虾子过河
2012年11月24日的Bonhams 拍卖会的<Fine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专场上,第500号拍品 被一位国内藏家以410万港币(含佣金)拍走。 这枚币就是民国16年(1927)50元面值的张作霖金币。链接http://www.bonhams.com/auctions/20365/lot/500/
这个币的背景:1927年天津造币厂铸造,面值50元,正面张作霖戎装像,被火焰图案围绕。反面,龙凤图案,上镌刻***十六年,下镌刻五十元面值,被火焰图案围绕。2008年第一次出现在Baldwins 香港拍卖会,说是孤品,2012年Bonhams香港拍卖会的时候,介绍为存世2枚。
Pcgs sp64 L&M1031 于Bonhams 拍卖了两次,第一次是在“16 Dec 2011 10:00 EST New York Coins and Medals”上流拍了,第二次就是在“24 Nov 2012 16:00 CST Hong Kong Fine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
“來源:
張作霖(1875 - 1928)
張學良(1901 - 2001)
張學良之長子,現藏家之父親。
該金幣1927年铸造,為當今存世品相最佳之張作霖五十元金幣,非常稀世罕見,是目前僅存之兩枚該款式樣幣其中之一枚。此枚金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帶到英國,於1940年代末或1950年代初攜至美國收藏至今,從始至終一直由張作霖家族後裔親自保存。
1926 至 1928 年間,張作霖掌控北京與天津。天津造幣廠當時出產了銀元四款、二十元及四十元金幣之銅樣各一款,及此極度罕見的五十元金幣。這些錢幣當時並未流通,今歸類為特製樣幣。香港邦瀚斯本次呈現的張作霖五十元金幣乃現今世界上僅存的兩枚其中之一,且保存品相遠勝於不久前賣出的另一枚。”(摘自Bonhams的介绍)
NGC ms64 L&M1031,于2008年8月28日在香港baldwin’s 拍卖的1343号拍品。
“1926-28年間, 張作霖主政北洋軍政府,天津廠曾試鑄四款張作霖像紀念銀幣,俱極珍罕。這次呈獻的張作霖16年伍拾圓金幣連耿愛德亦未見過,他書上只提及張作霖貳拾圓及肆拾圓金幣銅樣。拍目主編亦是生平首次見到此枚海外回流迄今孤品。”(摘自Baldwins的介绍)
这里都明确指出试铸了20元和40元金币铜样。这点我查了书,林国明2007年编著的《中国金银币目录-清朝民国篇》(第六版)353页1031号有说明,1993年董文超编著的《中国历代金银币货币通览-近代金银币章卷》87页 NO.49 也有类似说明。
这里我有几点疑问:
1) 这个币是不是样币呢?
首先,《中国金银币目录—清朝民国篇》(第六版)林国明著的目录中没有指出这个币就是样币。在林国明的书中,所有的样币均在钱币图片旁边注明样币,唯独这个币旁边没有注明。并且2008年拍卖的一枚是NGC评级的盒子币,币面上明确标注的是MS 64 而非sp。同时 ,我也查了一下 钱币行业权威图录---美国克劳斯出版社2009年发行的《 Standard Catalog of World Coins1901-2000》(36th OFFICIAL Edition)关于民国样币的记录:
1927年样币记录如下
Pn80 16(1927) — 10 Cents. Copper. Y#339
Pn81 16(1927) — 10 Cents. Gold. Y#339
Pn82 (1927) — Dollar. Gold. Y#318
Pn83 (1927) — Dollar. Copper. Y#318
Pn84 (1927) — Dollar. Silver. K#687
Pn85 16(1927) — Dollar. Silver. K#686
这里没有提到有这枚张作霖50元面值的样币。Bonhams给了一个委婉的说法是特制样币。这里是不是有特殊含义呢?
2) 这个币到底有几枚呢,是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稀有呢?
3) 张作霖金币是不是趣味币或者戏做币呢?
在民国若干中机制金币中,大致可以分三类:
第一类:流通性支付性金币
这类币特点,钱币都很小,一般都在直径26以内,重量低于17克,典型的币是1919年(民国八年)袁世凯金币,有面值10元的、重8.25克 、 直径 22毫米、成色90%和面值20元的、重16.71克、直径26.7毫米、成色90% 。从这个我们基本能看出来20元重量是10元的两倍,但是张作霖这个钱币呢,我查了很多资料,都只写了直径,28毫米,(也有书中记录是28.5毫米),没有重量,如果作为支付性钱币的话,我们看一下,面值50元的张作霖金币应该重多少呢?正常应该是5个10元金币的重量,大概是41.25克左右,我们从拍卖图录的图片上看,这个币直径28,重量不可能达到上述重量(1979年发行的浇花金币加厚币,直径27,重31克,币明显的比这个张作霖金币厚),鉴于上面等原由,这是否可以说明张作霖金币不是一枚当时作为流通支付性金币而设计的,上面的50元面值可能是具有其他含义,而不是实际面值。(民国支付性金币最大面值是20元)
第二类: 银模金铸币
这类币的特点,钱币直径都很大,也比较重,一般都是面值图案和银币一样,材料为黄金,做法是利用银币模具直接压成金币。这些金币很多是作为馈赠之用,我也查了一下,张作霖的银模金铸币也是真实存在的。(1926年铸造L&M1100A)
第三类 : 趣味币、戏做币和臆造币
这类币的银币比较多,金币不太多,如果是作为流通用的钱币,应该是一套完整的发行体系,从设计开始到制作都是全新设计的,趣味币,戏做币呢,就是用已有的图案任意组合而成的。比如当年天津造币厂就做过很多这样的戏做币,林国明图录L&M 900-932 全部为大家公认的戏做币。这其中就有L&M 923 袁世凯7分脸+龙凤背、L&M 925 张作霖面+飞龙背 、 L&M 926 张作霖面+仁寿同登背 , 这些币均是1926-1927年铸造出来的,恰恰巧合的是,张作霖掌管天津的时间是1926-1928年。张作霖50元金币是1927年铸造的,而且使用的图案都是曾经出现过的,比如张作霖金币正面边圈上的火焰造型,是1919年袁世凯金币用过的图案(L&M1029,L&M1030),张作霖本人的肖像,是其他钱币上出现过的图案,反面的龙凤图案,早在1923年(民国十二年)就出现在龙凤钱币上,那个缩小的龙凤图案是 1926年出现在钱币上的,张作霖的金币图案选用了太多其他钱币的元素了,不得不让我们有很多猜想。
4) 这个币出处也有很大争议
据说bonhams 这次香港拍卖的是从张学良孙女那里征集过来的藏品,如果这个币是作为正规发行的钱币,应该不仅仅有金币样,也会和耿爱德先生提及的20元和40元的金币一样,铸造有铜币样。为什么众多图书中对这个铜币样问题只字不提。假若作为计划发行的样币,肯定天津造币厂有相关资料,但是这些好像都无法查询到,若如张家所说,在他们自己手里保存,为什么只有50元的金币,没有20元和40元的呢?还是她们暂时没有拿出来,想一个一个的卖出一个好价格。这个币我也查了拍卖纪录,在2011年的时候,美国纽约Bonhams 的一个钱币和纪念章专场拍卖会就拍过这个币(http://www.bonhams.com/auctions/19430/lot/1189/),不过流拍了,可能是其他人也意识到了这个币有很多疑问,不敢下手吧。无独有偶,恰恰2008年在Baldwins 香港拍卖会买到那个钱币的藏家,需要二次出售的时候,在2010年咨询了美国的NGC公司,美国NGC的回复函件如下:
“美国钱币鉴定评级公司(NGC)
2010年6月11日
鲍德温拍卖行
英国 伦敦
伊恩,您好
2008年4月,美国钱币鉴定评级公司(NGC)有幸对这枚民国十六年(1927)张作霖大元帅五十元纪念金币进行了鉴定和评级。
经仔细鉴定,美国钱币鉴定评级公司(NGC)专业地认为这枚金币从份量、质地、成色上均符合当时中国同时期的金币特征,金币的铸造工艺同其他已知的张作霖纪念币工艺相比是吻合的。我们依此对其鉴定评级,认定它是一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珍贵钱币。
您真诚的,
肯.克拉
美国钱币鉴定评级公司(NGC)副总裁”(参考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94655d0100xb3q.html)
这里也没有指出是样币一说。
关于这个币存在了太多的迷雾和不解,我写出这篇文章希望抛砖引玉,让大家一起深入研究,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解开更多的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