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二、第二套流通硬币的版别分类
关于长城麦穗币的版别,史上专著和网间的系统研究都很少。因原模的设计、雕刻等的区别导致压印的硬币具有图文、重量、大小、厚薄等的根本区别,或者因材质的显著不同而铸造的硬币,称之为不同版别;而因工作模的工差(如粗、细版)、铸造工艺(如背逆币,深、浅打,圆、直齿)、生产质量(精铸、初铸、残次币等)等因素导致压印的硬币出现的非根本的差异称之为趣味币。版别的区别是根本的、固定的和批量可重复的,而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趣味币的区别是非根本的或者其产生是随机的、偶然的,而且要么是区别不明显不适宜作为不同版别品种对待,要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退而掩盖于历史长河之中。
笔者前几年在奉天收藏新浪博客,中国现代钱币网中国集币在线)、中国一尘投资资讯网)等媒体曾撰文研究和论述过长城麦穗币的版别分类[2,3,4],现加以系统和体系化以飨读者。
经仔细对比和甄别每个年号长城麦穗币的大量实物样本,包括公开发行进入流通的硬币,和未公开发行未进入流通的套装硬币,笔者把长城麦穗币划分为上海版(H版)和沈阳版(Y版)两种基本版别类型(见图1、2、3、4、5、6、7对比图);在上海版大类下进一步把80年1元长城币细分为80无砖错版和有砖普版两种子版别(图8、图9对比)。近来,有泉友认为,长城币尚存在“满砖版”和“少砖版”的子版别区别,因实物肉眼看区别不明显,所以本文暂不作为不同版别对待。
第一种版别称之为“上海版”(H版),主要是由上海造币厂刻模和铸造的,是长城麦穗币最常见的版别类型;其主要的版别特征是:1、长城币正面年号“1”字头是平头;2、长城币背面年号宽度较窄;3、长城币背面长城城墙上的下面一个台阶是斜台阶;3、长城币背面烽火台中央门洞下面有贯穿左右的明显台阶;4、麦穗币角币背面年号的“1”字头是立刀头;5、麦穗币角币背面年号较小,而且间距较窄。上海版长城麦穗币加上80无砖错版长城一共有22 种,包括长城币7种,5角麦穗币5种,2角麦穗币5种,1角麦穗币5种。
在上海版长城币中,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由于80年长城币有早期装帧的作为样币使用的80年小黑本、80年7枚装长城天王套币,以及早期铸造投入流通的长城币和后期修模之后铸造投入流通的长城币,又出现了细分版别的差异,即80年长城币作为上海版长城币进一步又可细分为早期铸造的烽火台上侧没有城墙砖图案的“无砖错版”和后期铸造的烽火台上侧有城墙砖图案的“有砖普版”两种子版别(图8)。其中有砖普版和后来铸造的所有长城币一样属于常态,而无砖错版属于特殊的子版别[3],在所有年号长城币中独树一帜。由于是属于原模的设计与雕刻的不同导致图纹上存在肉眼可见的显著不同,因此属于不同版别。
第二种版别称之为“沈阳版”(Y版),主要是由沈阳造币厂刻模和铸造的,其主要的版别特征是:1、长城币正面年号“1”字头是立刀头;2、长城币背面年号宽度较宽;3、长城币背面长城城墙上的下面一个台阶是平台阶;3、长城币背面烽火台中央门洞下面没有台阶;4、麦穗币角币背面年号的“1”字头是圆弧头;5、麦穗币角币背面年号字体较大,间距较宽。沈阳版长城麦穗币一共有16 种,包括长城币4种,5角麦穗币4 种,2角麦穗币4种,1角麦穗币4 种。
除上述主要的典型区别之外,“上海版”与“沈阳版”长城麦穗币还有诸如年号数字字体、国徽大小、文字字体等也有细微的区别,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三、第二套流通硬币版别大系收藏表
笔者多年来经过对大量的长城麦穗币包括公开投入流通的散币以及人行装帧成套的长城套币的实物研究,发现80(H)长城币有无砖错版和有砖普版之分,80麦穗角币均为上海版;82(H)、83(H)、86(Y)年长城麦穗币均只有一种版别,81(Y,H)、84(Y、H)年长城麦穗币均有两种版别,85(普制Y、H、精制Y)长城币有两种版别、85麦穗币只有沈阳版一种版别。不考虑铸造质量的精制与普制的区别,长城麦穗币版别大全套为38枚,其中公开进入流通的 普制长城麦穗币涵盖有17枚(包括80无砖错版和普版,85年1元上海窄版和沈阳版); 装帧于80-86年早期《中国硬币》套装里的精制长城麦穗币涵盖有32枚(含80小黑本属于半精制币亦纳入,84沈阳与上海两种版别)。由此笔者总结归纳出截止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二套流通硬币38枚版别大系收藏表(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