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月五日发行的蛇票品,面世几天,各个版式品种就炒到了高于面值的十多倍。又让发行当局和邮商们火了一把,也让那些尝到了甜头的人春风得意。但是,这种违背市场价值规律,人为控制拉高的价格,笔者以为应该是短暂而虚假的。
新中国数十年邮市经验告诉我们,任何邮品的价格稳定,都必须要经受时间的考验。这个时间虽难以象1+1=2那样精确,但也至少不是一月两月、一年两年就能稳定的。以T46猴票为例,虽贵为龙头老大,但也经历了30余年的市场沉浮,一步一步才爬到了今天这个万元左右的价位。而且,跟其它同年同辈份的邮票来比,这还只是堪称“唯一”的一个特例。其它的邮品,都没有这么大的涨幅。相反,那些暴炒一时达到巅峰却又很快被投机者抛弃而暴跌的邮品却比比皆是。例如1997年的暴炒,留下的是一地鸡毛。许多高位站岗的邮人们套住的邮品不胜枚举,成为邮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题材、设计、发行量、面市时间,这几个要素是衡量邮票价值的标准。从蛇票题材来看,不过是十二生肖位居其中的一员,既不是老大,也不是“满崽”,有人说是“美女蛇”,也有人说是“毒蛇”,人们的喜好褒贬不一;从蛇票发行量来看,暂在未知之数,无法掌控;从面世时间来说,不过几天而己,远未经岁月的检验;从设计水平来看,似也未致齐声叫好的层次。刚一出世便位居此刻暴涨10多倍的价位,何德何能?
也许有人会说,去年“壬辰龙”的邮票邮品不也一直维持在高位吗?是的,目前来看确实如此。但我仍然坚信,“壬辰龙”邮票邮品也是一个暴炒品种,其价格也必然会回落到它应有的位置。任何一面世就暴炒几倍几十倍的邮票邮品,都会受到时间的大浪淘沙,还原它的本来价值。
所以,对于新发行的蛇票,我既不会寒夜排队去购买,更不会去市场买高价。也没有预订今年全年的新邮。尽管我喜欢集邮,但我不喜于受这种垄断发行机制的约束而屈服,不愿背弃我一以贯之的反对炒新的原则去给邮票发行当局去“捧场”。虽一介平民,又岂可“为五斗米折腰”?
山 鹰
2013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