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刚刚过去的西泠秋拍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书画、翡翠,而是一幅没有落款的漫画:1万元起拍,经过84轮叫价,名为《母女》的漫画以281.75万元的价格落槌,高出估价百倍,差不多可以在杭州市郊买一套一百多平方米新房。
这也是西泠拍卖首次将漫画门类纳入到大拍之中。除了《母女》,像韩书力猎人占布连环画原稿也拍出了80万元,赵延年的阿Q正传插图以55.2万元成交。最终中国名家漫画作品专场成交率93.53%,多幅原稿高出估价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成交,成为整个秋拍的最大亮点。
实际上,近年来以连环画为主的漫画门类,由于门槛较低,吸引了越来越多普通收藏者参与,已然变成纸质类收藏里的一个大类。
小人书也有大价值
连环画,也叫小人书、公仔书,其主要特点是图文并茂、情节和图文均具有连续性。旧时与连环画并存的漫画主要是指单幅或少幅的,具有讽刺意义和逗趣意味的画面。虽然很多连环画藏家并不认为当代漫画属于连环画,但现在市场上习惯性把两者归为一类。
西泠拍卖相关人员透露,目前市面上价值较高的是连环画或者漫画的原稿,这些可能是普通收藏者难以遇到的,不过早年出版的连环画也具有收藏价值,近年来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
“现在很难见到5元以下的连环画了。”在杭州二百大收藏品市场,一位摊主说,店里很多连环画是早年收其他东西一起拿来的,后来因为买的人多起来,他才一本本挑出来卖,“像上世纪80年代的连环画《特高课在行动》,10年前5元不到,现在品相好的要近20元。”
2002年连环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市场价为8000元,2008年飙升到8万元,现在它的身价已经涨至15万元。1957年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品相较好的一套价格已突破百万。
相对于连环画,漫画与书画接近,更讲究名家名作。单幅漫画收藏市场中,丰子恺的作品早已在海内外有上佳表现。在今年西泠秋拍上,他的一幅《云霓图》拍出18.4万元。善于创作讽刺漫画的华君武,其原稿十年前在市面上才卖几百元,2006年涨到1000元一张,今年他的《杜甫检讨》拍出3.22万元。
此外,像黄永玉、张乐平等人创作的漫画作品,市价大多也超过万元。在动漫市场发达的美国、日本等国家,收藏漫画已有多年历史,门槛已跨入百万美元。
品相差一级价格差十倍
据浙江民间收藏家学会会长蒋兆悦介绍,现在比较热门的连环画多集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民间传说、四大名著、抗战故事等为题材的连环画居多,也有像《小兵张嘎》《冰山上的来客》等电影连环画,“这些连环画是当时很多人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现在留存的品相较好的已经不多,而且在题材、绘画技巧、印刷工艺上都具有很高价值。”
相比之下,上世纪80年代之后出来的连环画存世量相对较多,但如果能集齐品相完整的一套,也具有升值潜力。
蒋兆悦提醒,在收藏连环画时首先要注意真假,其次应注意品相和发行量。如果是新手,不妨从价格较低的连环画开始入手,买之前先了解一下每个时期连环画的主题特点,便于选择。
随着连环画身价上涨,造假的盗版作品也不断出现。一些收藏者建议,可以通过纸张、油墨、字体、线条等辨识连环画的真假,假的虽然内页较新,但会有浓重的油墨味,印刷质量较差,线条也不够清晰。
连环画收藏一般分为十个等级,同一种连环画,品相的优劣会使价格相差甚远。如一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电影连环画《家》,九成以上品相的市价超过3000元,而六成品相的市价还不到100元。
至于发行量,不仅要看书背面的发行信息,还要注意版本,同样名称的连环画,版本不同价值也不同,特别讲究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同样一本《英雄虎胆》电影连环画,1958年出品的价值两千元,1982年的再版仅值几十元。
留意身边的纸质收藏品
除了漫画和连环画,像存折、挂历等一些早年间的纸质用品也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挂历由皇历、日历、年画逐步演变而来,是历书与年画相结合的艺术品。蒋兆悦表示,上世纪中期发行的挂历多用铜版纸,有的时候还会采用竹子、金箔等,用料很考究,同时采用手工雕版印刷,工艺价值很高。
“文革时期的挂历如果印有毛主席头像,基本上连发丝都可以分辨清楚。如果以齐白石、吴昌硕等名家书画为主题的挂历,要讲究画的神韵,对做工的要求不低。”
据他了解,像上世纪50年代的齐白石挂历,根据品相高低,每本的市场价在800-2000元左右,“文革”时期的《白毛女》挂历,目前开价也有数百元。
浙江民间收藏家学会此前对老挂历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存在民间的挂历品相都不太好。蒋兆悦建议,如果收藏者手里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品相较为完整的挂历,最好留存下来,特别是那些以领袖人物、书画、景点等为题材的老挂历,未来应该还有升值空间。
快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存折的价值也容易被人忽略,目前,上世纪70年代初的存折可以卖到50-100元,一些印着毛主席语录的文革时期存折价值更高。不过目前收藏存折的人还不多,定价也比较复杂。
但能确定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只有经济上有结余的人,才会有存折,所以比较稀有。因此,老存折的价值大小不在于里面到底存多少钱,如果能有较多次数的存取活动,价值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