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諮委關注炒賣生肖鈔
促當局正視採措施應對
【本報消息】多名北區社諮委關注生肖鈔長期被炒賣的問題,有公司除了刊登高價收鈔廣告,更有手機短信“溫馨提示”。雖然收購流通貨幣不屬違法,但現時大批收鈔人活躍社區,加上生肖鈔將連續十二年發行,大批貨幣無法流通,收購炒賣行為顯然不合理,促當局正視,採取應對措施。
北區社諮委雷民強、施家倫、林英培、宋碧琪、李玉培表示,近期本澳不同報刊分別刊登某公司高價收價龍鈔及蛇鈔的廣告,還有以手機短信“提示”收購,生肖鈔炒賣實在熾熱。一段時間以來,各間發鈔銀行支行門口長期駐守一些收鈔人,每當有居民從銀行領取生肖鈔時,都會受到這群人“熱情招呼”,公然出價及交易。這些長期駐守的內地人近期更有增無減,除了對社區治安、環境構成隱患,更直接推動生肖鈔炒賣。據街坊反映,現時單張生肖鈔的價值已是本身幣值的三、四倍,如號碼特別“靚”或連號,價值更高。
面對如此可觀的利潤,也令有心人投放龐大的資金,如刊登報紙廣告、發送大量的短信收購,生肖鈔根本不可能流通起來。現時本澳沒有禁止炒賣流通貨幣的法律法規,但原來用作流通的貨幣卻無法流通,而按當局計劃,生肖鈔將連續十二年發行,按現在每年四千萬張的發行量計算,未來將有四十八億的貨幣無法流通。在確保合理和穩定貨幣供應上,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按現時的情況,不但生肖鈔被炒賣,一些較新的低額炒票也被炒賣。他們促當局詳細研究及檢討現時的發鈔機制,考慮增大普通版十元及二十元鈔票的發行量。同時,居民昨日收到的手機短信,據知分別來自不同的電訊營運商,為何有人能獲取大量居民的手機號碼,以甚麼渠道獲取?期望當局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