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我这个人比较好激动,看到跟帖中有附和的意见立刻又想说点什么。
跟贴看“海上币友”说:“当发行量400多万的新疆和广西1元面值流通币价格来到几百元的时候,价格只有几百元发行量几万的银币任何人出手是否都要以手掩面了呢,情何以堪啊。90年代的一些银币当时要花一个月的工资, 20年过去了, 价格还不到一个月工资, 情何以堪? ……”
说得好!我一直纳闷那些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发行的一些一盎司银币,如“万象更新”,“吉庆有余”等等,为什么长期价格就只有几百元,是不是与前者的发展趋势太不成比例了呢?如果涨,能到什么价格?有时候,光想想就觉得热血沸腾!是不是太低估金银币的价值了呢?
有人说流通纪念币群体大,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有一个现象请大家注意:上海卢工(北京马甸不知是否也是如此)这10年来增加最多的经营户是哪一类?答案是毫无悬念的,即经营金银币,纸币的商户。
这从中说明了什么?商人对经济是最敏感的,比起场外的收藏者、投资者感觉敏锐许多,这点必须肯定。他们提前感觉到一种趋势,即中国收藏的趋势在变。虽然收藏邮票、流通纪念币人数在目前仍处上风,但市场经营这类的商户却实实在在的在减少,这不是我们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各位尽可到卢工当面考证。
今年是个好年头。各国政府大搞货币宽松,印钞机马达日夜轰鸣,中国也只能被迫跟进,流动性泛滥的洪水,不知何时就会淹没世界。十八大文件中把文化产业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相信邮票、流通纪念币、金银币都会有不俗的表现。
本文不是投资建议,而只是替长期受屈的金银币喊几声冤而已。
马信文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