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中国邮政为此发行了一枚《世界水日》纪念邮票,邮票以蓝色为主色调,图案以三滴水珠下落至水面后泛起的波纹为画面,三滴水珠正好突出了汉字偏旁部首“氵”,是“水”的象形字。利用汉字部首“氵”作为邮票画面,颇有创意,它设计虽然简单,但别具一格,寓意深刻,给人一种清新纯洁的感觉。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自古以来,在人类生活中产生了许许多多水文化。“水”是甲骨文字象形写法,寓意中间像弯曲的河流,两旁似流水。利用 “氵”作汉字部首的字很多,根据新华字典统计,大约有1036多个,成为我国汉字中采用最多的部首之一。利用“水”字作为成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比如:水光山色、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水底捞月、水则覆舟、饮水思源、风起水涌、一衣带水……
在我国古今史实文献中,蕴涵着丰富的“水文化”内容,有关“水”的典故、传说、诗词比比皆是,“水”被视为世代文人笔下“永恒”的题材。孔子曰“智者乐水”,其意指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其意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如今吟读两位古人的“四字”真言,别有一番滋味,他们所颂扬“水”的品德有异曲同工之妙。几千年来,“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各地久传不衰,家喻户晓,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这个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
在新中国发行的邮资票品中,反映水文化、水资源、水利用、水保护的画面和信息很多很多。有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有咆哮滚滚的黄河水,有碧波荡漾的太湖水,有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有汹涌澎拜黄果树瀑布,有变幻无穷的天山天池、还有烟波浩淼的青海湖等等。反映的水利水电工程的邮票也不少,最早的有秦代修建的广西灵渠和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还有现代建设的十三陵水库、红旗渠、引滦入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黄河水利水电工程等等。1982年我国还曾发行一枚《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邮票;2002年发行的普30中有一枚“珍惜生命之水”;2003年发行《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采用了篆体水字,增加了画面的厚重感和中华文化含量,小型张上绘有南水北调的走势图,下方配有古典水纹效果,使“南水北调”主题表现得准确而突出。
今年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我国确定2013年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国家邮政局发行《世界水日》邮票,就是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让我们人人都能“节约用水,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