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收藏故事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3/4/30 21:43:00
我的收藏故事1----序幕                  李禄升

第一回  地摊成就收藏缘

收藏铜板故事,得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正在畜牧学院(现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上大学,一天到邮局寄信,发现邮局门前一老者面前竖起一招牌---高价收购各种钱币,招牌前地上垫一报纸,上面摆有四川省造、军政府等铜圆及方孔康熙、道光等;便一下想起儿时母亲钥匙上有几枚类似的,那时只用于鸡毛毽子,没想还能卖钱,便指者康熙问价格,老者伸出一拇指,比画了一下,见我不明白,于是说道:1元一枚;我又问那四川光绪元宝20文多少。老者答:要得多,4元。,再问:可不可以康熙5毛,光绪2元。老者看我有意,说道:看你是畜牧院的吧!**教授是我老主故!他了解我买卖绝对公平!如真想买,你配一套清钱,只要6元,因为雍正,顺治少!看我不明白,又给我讲清朝有十个皇帝,每个皇帝铸造钱币如何如何!。。我一摸兜里,还有一张大团结,还有一张车工!于是回话:这样行不行?配一套请钱,拿一快光绪,还有军政府,给10元!,老者迟疑片刻,看我很真诚,于是成交!

虽一晃近20年,那一募至今记忆尤新!没想到这一买卖,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可谓地摊成就收藏缘分。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楼
cjiyou 发表于:2013/4/30 21:43:00

第二回  平水相逢非偶然

且说头回在邮局门前收到一套清钱和两枚铜板后,回到宿舍,兴奋地拿出来向室友炫耀,可听到的是“小心上当了!”“这东西老家农村多的是!”“当铜卖也就块把钱一斤!”,满腔喜悦顿时烟消云散,留下的是满腹疑惑:“想想也是,这东西真值钱,老者怕也不会卖了!”。那时没敢往赝品方面想。但转念一想,人家和××教授是老熟人,又是年长老者,应该不会坑人。但几位室友一脸嘲弄:“不信,下周末去看看,那里肯定没人”。

果真如是,那天我怀揣请钱、铜板早早来到邮局门前时,卖铜板老者却不在,心里一下子像打翻五味瓶,难受极了。地摊位换了一中年人,多了张桌子,上书“代写书信”,那字和上次看到的“高价收购各种钱币”牌上之字,应出自同一人之手。就在我失魂落魄之际,那中年人主动和我搭讪,“你是来找老王的吧!他家里出了点事情,这段时间怕不会来!我喜欢收藏纸货,你喜欢可看看!”“字画!那可不敢碰”,就在我还对“老王”身份存疑自时,中年人拉开摆在桌下挎包,拿出一信封,一边取里面的几张相片给我看,一边介绍,他和老王都是县文化馆职工,相片是参加书画比赛掠影,他收藏种类较繁琐,最喜欢邮票、纸票。而老王喜欢铜板、方胸。此时,我仔细看了看相片,在一张获奖留念相片上有老王身影,于是心中顿生敬意,也了解中年人姓黄,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牌子上的字就出自他手。

老师,哪些纸票可收藏?”我态度一下子来个180度大转弯,想起上次花出去的害怕废除的大团结,这该不会也值钱吧!“凡是退出流通的人*民*币都有价值,但品相最重要,要全新挺板!”。于是在闲聊中我了解了18.88原来是三板币,前面还有一、二板,现在世面上流通是四版,三板已经在回收,如果有,他可加钱收!也可换!“那大团结值钱吗?”“大团结不要,有车工吗”。我迫不及待拿出那张还没用车工,“可惜有折,不然要值5块。就现在这品,3块可要!”“那如果换怎么换!”。“那就让你欣赏下”,黄又拿出另一信封,里面装了几十张不同面值三板,2元的少点,约5-6张,炼钢约10张不少,最多是5毛,全是连号的,说实在话,他的东西品真好。

这时邮局们前有人找老黄写信,于是很爽快用6张纺织换了我的车工。各位,说来也许你不信,五毛还是带水印的,直到多年后才知道是珍稀的平水!

可谓平水相逢非偶然,喜结泉缘又一回,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3楼
cjiyou 发表于:2013/4/30 21:44:00

唉,想当年8元买了分币八连体,15元买的角币四连体,25元买的壹圆四连体,35元买的贰圆、伍圆四连体,45元买的拾圆四连体,218元买的8050四连体,280元买的9050四连体,520元买的80100四连体,450元买的90100四连体,2235元买的四连体大全套。

114元买的龙钞,300元买的双龙,50.5元买的建国,320元买的建国三联体,400元买的世纪龙卡。

360元买的大四,8050还是CP冠的。

唉,当年多好啊!!!胡斌

4楼
cjiyou 发表于:2013/4/30 21:45:00

第三回  错失车工空惆怅

自从车工换回六张纺织后,便寻思如何多弄点赚钱!记忆中一下子想起三年前刚上大学时,父亲所交学费,不正是一沓沓车工吗?那出纳还满脸不屑,一张张数了两遍。而其他同学交的都是些面值100元,50元的。再有就是近几年春节,父亲给的压岁钱也是车工,而世面上已经少有三板流通,父亲手里说不定还有老底。忍住心里狂喜,熬夜给父亲去了信件:“父亲大人,近来身体可好,儿成绩不错,每月均领三等奖学金,加上勤工助学,生活费已足矣!无须再寄”(主要是害怕车工寄飞)。

看室友一个个鼾声入雷,便切入正题:“现得知三板币也就是18.88已经升值,新票千万不要用出去,也不要存银行,尤其是2元的,如果发现别人有,可换入!等我暑假回来详谈!切切不可告诉外人!”。然后小心封好,贴好邮票,放入贴身衣兜。那一晚兴奋得不知何时睡的。第二天匆匆来到校园邮箱前,很慎重再次检查了下地址无误,投了进去,然后乐滋滋的向教室走去。并算了算,两周后可收到佳音。

室友看了我换回的几张5毛,没有再说什么,惊奇那东西是少见了,但对铜圆、古钱仍没半点兴趣。倒是我却隔三差五往邮局跑,心里也越来越惦记老王,因为那古钱的味道,已深如我脑海。老王似乎失踪了,每次只见老黄,也见老黄收了些车工,很旧的也是三元。便询问全新车工值多少,老黄说,这要看个人喜欢。我问,如果有100张连号的,又管多少钱?老黄眼睛似乎亮了下,然后摇了摇头,不可能。我说:说不定,我有。老黄半信半疑,说见东西说话,每张给6元吧。现在我确实没有,也许过几天就有了。

等待的日子过得很快,快到期末时,终于收到父亲来信,说:为何不早点说,就在收到来信前不久,用一刀半车工买了台电*视。现在手里还有几张10元的。。。。还没看完,我差点没掉下眼泪!正可谓:错失车工空惆怅,命中银子天注定!欲知续故事,且看第四回分解。
5楼
cjiyou 发表于:2013/4/30 21:46:00

第四回  知识浅薄失机遇

经历上次车工事件后,我着实懊恼了一阵子,但随后忙于毕业论文和找工作,收藏钱币的事就暂缓了下来。直到手里拿到毕业调配单和毕业证书,才恍然若失,不敢相信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遗憾的是也许再难遇到老王了。带着这样的心情到火车站去买回重庆的票,我竟鬼使神差来到了反方向的邮局!

那不是老王吗?我加快了步伐,他人看起来苍老了不少,眼睛深深凹陷,胡子乱糟糟的,说话和几个月前比也显得慢了许多,少了许多。我本想将满肚子话倾诉,但看老王黯然神色,便想起老黄说的变故,于是把要问的硬咽了回去。老王对我点了下头,说听老黄提及过我的念叨,知道我对古币热爱至极。今天正好带了些来!你慢慢看吧!如今追忆,那里肯定好东西不少。

我一看一本精装烫膜册子里放满了布满红斑绿锈的各朝代古钱,有60重,4.5厘米大半两,有唐乾元背瑞雀----在旁边作的旁注,这些字是认识的。还有各种通宝,重宝,看得我头直发涨,眼发晕,我的天,这不是发现钱窖了吗。老王看我愣了神,说了句,共120个,都是些好东西,一起走只要600元。我不太懂这个,还是来点普通的吧!就是几毛一个那种。唉,老王叹了口气,你还是个消费者,是应该慢慢来,一下子玩高档币是困难。那就看这本吧!单挑,大点的一元,小点的5毛!我真还不清楚古钱原来也有如此奥妙,我以为越老越值钱叻!哪是这样,古钱也是以稀为贵,像雕母,样钱就很少见!也贵得很。那你帮我推荐下,各朝代要一枚!对了清钱有了就不再选了!

我清了下手里余钱,如果买5毛的,尚可以买个30-40枚。于是我第一单大买卖就达成了,那就是花了30元买了半两、大泉五十、货泉、五铢、直百、开元、乾元、政和、宣和、崇祯等各品种钱40枚!临走之际又见一和大泉五十一样大小一枚钱,书写为大泉五铢,觉得怪异(此钱成为集币第一憾事,此后赘述)。

老王看了看,说这枚你喜欢,就送你了!还送几张专门放币的槊料胶袋。并十分真诚说道:“小伙子,真要搞收藏,还得多看钱币书。”“有钱币书,哪里有买!”,“古钱汇是很好的,新华书店有卖!”于是,再次翻了翻老王的“豪华”币册,依依不舍离开了,现在想起那旁边沉甸甸币册装的多半是银元或者铜元。

工作之后,果真在书店买到了一本96版本华谱,看上面很多珍稀古钱,如同老王册子品种,便暗暗叹息,几次回母校均到邮局望了望,再没见老王。在感慨荣昌大变化的同时,也为自己几年大学生活唏嘘不已!为错失机缘唏嘘不已。正是知识浅薄失机遇,柳暗花明又一春。欲知后事如何发展,且稍作休息!明天继续看!

6楼
cjiyou 发表于:2013/4/30 21:46:00

第五回:街心花园遇知音

记得上回我匆匆离开校园,怀揣调配单和几十枚古币(害怕过火车站安检查出没收)风尘仆仆来到市教委寻求分配工作,那里排了好长队,好不容易轮到我,工作人员一看我的材料,说了句:回原籍-到北碚当教师!行我就签押划字。这还正中下怀,于是,我成了北碚222中学一名教师,月工资近300元。

222中学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AAAAA)下,嘉陵江畔,与北温泉紧邻的金刚古镇,以散步速度半小时可到北温泉,。此地自古多俊杰,真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有重庆后花园之称。

就在我对老王古钱恋恋不舍之际的一个下午下班后,同室好友小宦从区文化馆演出归来,兴奋地告诉我,街心花园有人卖古钱!和你身上的带的一模一样!真的!没等他卸完装,我硬生生拉起他就跑!等公交车那几分钟,我觉得好慢好慢。。。到五路口(电*影院、街心花园、重百、文化馆在此下车最近)短短3-4公里路我觉得好长好长,因为这时天快发黑了,那卖古钱的该不会走了吧,都有哪些古钱呢?多少钱可买一枚,一路上我想了好多!刚下车,我几乎以百米冲刺速度向街心花园跑取,跑出老远,才发现同事小宦在后面,刚才激动得忘了问具体在哪?于是大声吼道,在哪呀!在电*影院前面的电信大楼外面。你直接说电信大楼不就得了,害得我转了个大弯!在哪呢!哪有什么卖古钱币的!人来人往中是没有哪个象,在我心里,还是浮想的老王售币情形。天啦,不会已经走了吧!就在我寻问路人并东张西望时,小宦到了,拉了下我,指了指。。。。。

顺着同事手指方向一眼望去,街心花园喷泉旁树下蹲着一年轻人,年龄与我相仿,略胖,皮肤黑黑的,露出的手臂肌肉高高勃起,象练家子,正把地上的物品往一背包收拾。有一本币册不正象老王的精装册吗?他原来是要收拾东西回家。我暗自庆幸赶上了!见有人靠近,那人抬头望了下。听到小宦叫“就是他”这话时,他迅速背起了背包,我叫住了他:“你好,我是222中的老师,你的古币我想买”。“今天晚了,明天来!”他有些防范。这时我看清了他的轮廓,方形脸,浓眉毛,个子比我稍矮。“不行,今天一定要看下!”我失态拉住了他的背包,这才感受到背包分量,怕有20几斤。怪不得臂膀肌肉如此发达。“我是真想买,你看我这里也买了不少!”为证明我的诚意,我拿出了所藏古钱。“那我们到边边去看看!”。。。。。

这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各位同好,原谅我买个关子,因为这一看,让我几月积蓄全泡汤,这一看,让我走火又入魔,这一看,让我收藏人生大转变!这一看让我俩两结下铜缘到现在。正可谓街心花园遇知音,从此过上苦日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收获至尊宝!

备注:如能得当事人同意,我下回将直呼真名!

7楼
cjiyou 发表于:2013/4/30 21:47:00

第六回:华谱堪比至尊宝

列位同好,非本人卖关子,实在是天太冷,敲字慢。再有就是没征得我那知音同意之前,暂时保密。因为人家现在可是市场上一名角,怕说出来名誉受影响,为便于称呼,用J做代名。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记得那天自我介绍完毕后,我大叫了一声“不要走,留下古铜钱!”J仿佛被我震慑,又仿佛被我诚心所感,于是叫我到边边去看,实际到了离他摆摊的约十米左右的电信楼进厅(下班后这没人)。一是因为这时街心喷泉外已经陆续来了些跳舞的人,二是天已经微微发黑,电信楼下有声控灯便于观看。

J问喜欢什么?答古钱。古钱呀!今天没带多少!别哄我了,你那包少说也有二十斤,怎会没多少!是真的,都是些大头,帆船,还有就是钱币书!不信你看!J拉开拉链,有四本册子放在一边,再有就是报纸包了几小包东东在一旁,另一边果然是放的各种钱币书有十多本!我心中若有所失,毕竟我连古钱是一窍不通!更不说大头等银元了。J很爽快,拿出了本最薄的册子(后来这本被我强抢了)让我翻,对另几本用手掳了下。我翻了下,基本是些明清钱,依稀记得有一枚万历背户,有枚大明通宝,到底有多少宝贝,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我看J有些不耐烦,就指着一枚当时不认识的怪异字体大钱(后查证学名大元通宝),这个是什么,多少钱?“辽钱-八思巴文,初次交道,就拿12元!”,这么贵!老王精装册子里的东西不也才5元。本来以为几元的话,就买了。

有没有便宜点的,报纸里的是什么?J装住没听见,说了声,改天来看,要得不?那再看下银圆吧!J取出了那本厚的,伙计伙,稍微搞快点!要的话,大头,帆船35一块。我接过来,掂了掂,怕有5-6斤重,一听35,算了!我主动放了回去。一下触翻了那沓书,哈哈,这可不是我正寻觅古钱书吗?轻咳了下,借着声空灯我看清了书名1996〈〈中国古钱目录〉〉,还有评级,标价。直接翻看价格18.80

这本要了,心里想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无价宝呀,有了它,还愁买不到好东西?J看了下说:华谱不错,就给18块行了。

   我接过书,对报纸包的那几包东西仍很好奇,能否看下!J打开其中一包,原来是电*视中常看到的银元宝。看我不感冒,就又包了回去。我的心思已经全在书上,今晚有得看的了。

此时方想起被我冷落已久的同事来。他笑了笑,搞到作没有?我也一笑,收获了从商周到民国的古钱图谱。正应了一古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华谱开启新征程。请先欣赏下自家腊梅花!明天继续!

 

收藏故事3---淘宝

第七回  按图索骥必蚀财

且说上回在买回一本华谱,回家后,边拿出所藏钱币一一对照图录,至哈欠连连,也未见一枚上十元的,心头有些失望。但也宽慰自己,书上标价已经远远大于成本,唯有那枚大泉五铢(诸位可能还记得,毕业时那一单中的附赠品)在谱上没有找到,留下些希望(那时对出谱品不理解!)。

精研华谱半月,对古钱五十名珍等已经略知一二,自诩已能遨游币海。便在脑海中收索那天J所带币册里不是有万历背户(上户还是左户忘了),还有大明通宝(背何字没看,因为不懂),觉得这两枚级别高,那万历背户可是一级品呀。说句实话那时一门心思想的是五十珍,是一,二级稀少品种,是发大财,对8-10级不屑一顾,还请各位不要笑话,原谅我那时肤浅与无知。

于是在办公室里联系J的传呼号码95512-,(现在很多朋友可没用过,那时可是奢侈品)一连呼了3遍,后便焦急等待电话,此刻校长走了过来,小李还不下班嗦。校长好,我等朋友电话。是女朋友吧!走时关好门哟!此时铃声响了起来,我兴奋拿起话筒。回头看校长还没走远,于是对着话筒小声说:等会打来。再一听,才知不是J打来的。后终于等到J电话,说,李哥呀,这两天在外地,只有等周末见了。

于是又对华谱进行了巩固,重点看了明代这板块。周末在工资卡上取出200元,匆匆来到街心花园。此时J还未到,花园喷泉处多了几个人摆摊,有几个是常见到的一只手-抓抓,一个是矮子驼背,一个略胖的人第一次见,脚下放了些钱币,有古币,银元,操外地口音,我一看那些五铢,乾隆等一眼开门,价也合理,便说有没有好点的,有。那人神秘拿出一币册递给我看,另几人一下围了过来,见是古钱,便又离远了点。我一看,有枚大义通宝是书中5级币,一枚咸丰大钱好像也不错,心理有些打鼓,和书上图录有些混淆了,才知为何J会随身带书了。

一问价格,那人用普通话答,大义35,咸丰50。我问了下旁边抓抓,他对古钱认识比我早,接过去看了下,没做声。而我那时已是利令智昏,根本没想到其他,只害怕被人捷足先登,于是又把币拿了过来,有没有少?两枚最低80。我又质询了下驼背,我不懂,J是内行。外地人又说,不买算了。我心里寻思该不该下手,是等J来问下价呢还是先拿下,那人又说了句,我又不会走,买贵了,给退回来,行,我咬了下牙,成交。

可直到中午,J还没到,我想,回去欣赏去。拿回去一对图,捡漏了,咸丰价上千叻,真是太值了,那人手里肯定还有好东西,心想还剩100多块,下午把书带起,又去,这机会不要错失了。于是匆匆在食堂吃了盒饭,赶到街心花园时,那处空无一人。我仍不甘心,也许外地人吃饭去了,还有,可以找J掌眼,这家伙怎还没到。。。。

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按图索骥必蚀财!预知是否捡漏,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回  急功近利不可为

上回说道收到二钱后,匆匆打道回府,一对华谱,标价上千,忍住心中狂喜,欲再弄一买卖。结果在街心花园一等就是3-4小时,那外地人也没再出现,眼看日落西山,J仍没等到。

于是忍不住在旁边电信局电话亭又呼了J几遍。是哪位,喔,在回北碚路上,这回收的东西有点多(原来J在外地收货去了),李哥,把银子准备起,明天来选。几点?9点,不见不散哈。回到宿舍,与小宦聊起今天的收获,小宦也替我暗暗高兴,帮我一起反复核对那两张图谱无误,心中便盘算明天见到J该如何炫耀一番,如果J买,该如何拒绝;又想,J这回都收了些什么好东西,于是把收获两钱小心放在内衣口袋,笑着入梦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起早早床后,把华谱往怀里一揣,清点衣服口袋,怎么只有一枚小的了,那咸丰五十呢?着急翻开被子,呵呵,那东西掉在被窝里了,怪不得睡觉时,总觉有东西顶到起硬邦邦的,一把抓下,急往街心花园杀去。也想那外地人如果在,也可先看看。

J还没到,倒是驼子,抓抓先到了,还有一眼镜是生面孔,后得知是222中毕业生,而我期待的普通话(外地人)不见踪影。等待时,便炫耀起宝贝来,眼镜接过看了下,眼一瞪,多少钱买的?先说怎么样?古钱有什么玩的?要玩就玩银圆。你喜欢古钱,我那里多的不是!见我不相信,眼镜把眼一翻,不信问抓抓,驼子。那你认识J不?他呀,是我徒弟。眼镜的趾高气扬让我顿生敬意。

此刻,一戴着草帽的大叔走了过来,问收不收银圆!眼镜一下转移注意力,东西拿来没得!不但收,而且是高价收。那大叔慢慢拿出很陈旧的红布包,一层层翻开,摊开是6-7个半圆,全身布满了绿锈。眼镜取下两块轻轻敲了敲,那声音美得很,至今仍时常在耳边围绕!多少钱!眼镜把几个银圆用手檫了下,我见其中一枚中书光绪元宝,下库平三钱六分字样。眼镜见有人围近,把银圆捏在了手心。7枚共60元怎样?大叔声音有些轻。贵了,这云南新半元就5-6块,眼镜说完后把手摊了开,作还回状。那就50。最多40,爽快点。旁边抓抓说了声,这东西不直哪么多吧,是我的话最多给25。驼子也在旁帮腔,对头。大叔见这么多人都一个口径,好吧,给你了。

大叔走后,大家开始议论眼镜买得贵了!眼镜呵呵一笑,你几爷子懂个铲铲,这里面有枚是四川宣统三钱六,少得很。正说着,J来了。眼镜拿着银圆挨近J耳边唧咕了几句,J拿那银圆看了看,摸出钱夹,抽出一叠数了数给眼镜。眼镜接过钱匆匆离去。中间一进一出不过须臾,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拿出昨天买的两古钱,送到J面前,J只瞟了一眼,就给我起毙了。正是:急功近利不可为,竹篮打水一场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8楼
cjiyou 发表于:2013/4/30 21:47:00

温馨提示:1.本故事纯属个人经历,且勿对号入座!

          2.能否作为投资参考!盈亏责任自负!

          3.从长远来看,只要东西对,就不会亏!

祝各位同好周末愉快!

收藏故事4---学习篇

第九回  古钱辩伪有巧门

上回说到我拿出两币给JJ只瞟了一眼,就给我起毙了。随后,我满腔的喜悦一下子如打翻五味瓶,失望中有自责,有气愤,也有羞愧。。。

  J看我失魂落魄的样子,安慰我说,不过就几十块钱,就当交点学费噻,以后小心点就是!不是钱的问题,就是觉得这古钱怎么会有假的呢,上当的滋味不好受(心里想以后靠一本书是混不走的了?)。J一笑,李兄,人*民*币都有假的,这年头假的东西太多了;今天搞了点东西,你看看不。听J这一说,稍微舒服了点,转眼一想也是,就当交学费了。又想起先前眼镜短短几分钟,一进一出几个银元就赚了几大百,而其他几位还不知端倪,对那眼镜玩银元技术那是真是佩服。   

于是问J,刚才那眼镜真是你师傅?可不可能嘛,我当他师傅还差不多!那银元有假的没得?当然有,但银元假的好认。是不是吹得响哪种就真?那只是一个方面,还要结合有重量,包浆,外齿综合来看,铜板还不是吹得想。J说着,取出一枚铜板(川军50)用拇指和食指指甲把铜板正中夹住,把外缘放在嘴边呼地吹了一下,后迅速让我听,我第一声没听见,后又把耳朵挨近了点,J再吹了下,还真响了。

那古钱怎么看真假?这要复杂得多,我给你个小窍门,古钱也可听声音。古钱也能吹声音?不是吹声音,是听声音,于是取出几枚古钱,平放手心,一枚枚丢往水泥地上,听出来诀窍没有?看我没反应。那我再丢几下。声音比较小。对,那你再丢下你那两枚,我把咸丰往地上轻轻丢下,声音刚刚作响!果然区别明显,又丢了下大义通宝,声音并不太响!会不会是大小有别,J捡起大义通宝,用它的方式试了下,那声音有轻微破响。这是故意弄裂了,让人听不出来!你看嘛!原来没发现这币还多做了到工序。原来如此。

  J看我如此虚心好学,又说道,古钱声音辩伪只是一个方面。包浆,锈色,文字神韵,铸造工艺。味道等都大有学问,这要多看实物,多体会,自然就会掌握,就像中医上讲的望(看字体是否自然,书法神韵是否到位),闻(假的一般经酸泡,有异味),问(了解钱币来历,铜质),切(听声音,辩形制),也可做古钱辩伪技巧。这里有本书,喜欢的话,可借给你回去慢慢看。那就多谢了,那次我除拿回去一本辩伪书外,还有就是把华谱铜元,银元目录也顺手牵了回去。

正是古钱收藏学问大,识得真假好淘金。欲知后又有哪些故事,50楼继续!!

9楼
cjiyou 发表于:2013/4/30 21:49:00
  1991年,南京鼓楼公园旁边有一块空地(大转盘的西南角),每逢星期五下午、星期六、星期天,很多摆地摊的,以前对钱币不感兴趣,也没有钱,家里非常穷,爱好书画,常去看一些书画作品,以此提高自己。

    南大一教授,50多岁,个子不高,留有小胡须,后来出名的东方猴王——徐培晨,30MM*50MM的一幅猴画才25元,2000年回南京后才知道他已名震金陵,一幅猴子已10多万。

    1992年,师兄——俞子鑑在南京工艺美术大楼的二楼专门给外国人製印,每字15—20元人*民*币。

    雨花台附近有一个“金龙玉凤”洗浴场,招牌是江苏国画院院长赵绪成写的,2000年冬天,我在这里的浴池档口当服务员递递毛巾,一天晚上8点多钟老板陪一老者进来洗澡,细一看胡子——徐培晨。

《笔墨纸砚话金陵

    南京业余书法篆刻学校之始于南京印社,由著名书画篆刻家:武中竒陈大羽、王一羽等先生倡导,并亲任正副之校长,为大力培养和扶植江苏书坛后辈贡献巨大。

戊戌变法之康有为善隶书,其弟子中得其衣钵者,以女弟子肖娴先生胜;肖老贵州贵阳人,及少以榜书名振南粤,后常居金陵,求书者众,吾学书于南京业余书法篆刻学校行书班,随庄希祖游,肖老乃庄之老师,九一年四月某日访,求其书,肖老一人在,开门,说起来意,约吾改日,约数月再访,其子女启扉拒之,至九六年病逝未见,至今以为憾事!

 浙江古文字学家、金石书画家朱复戡之外甥女孙晓雲承其家学,一九九一年春夏之交,应南京业余书法篆刻学校之邀前往南京建邺区文化馆(石鼓路)授课,吾是学生,参加者:著名篆刻家:石学鸿,秦仕蔚;南京艺术学院书法教授:季伏昆、徐利明,黄惇;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马仕达、陈仲明;南京晓庄师范书法讲师:庄希祖。

篆刻家俞子鑑名始于金陵,得林散之、肖娴、陈大羽、尉天池、马仕达等先生之教悔,吾楷书游于马仕达,始于子鑑称兄,九七吾南下海南,九八他东渡扶桑失去音信。

10楼
cjiyou 发表于:2013/4/30 21:49:00

第十回 拜师学艺练技能

本人认识钱币源于小时候丢失父母钥匙链上一枚方孔铜钱!只记得是什么通宝,那是大人们用来做鸡毛踺子是最好的工具!父母没有心疼钥匙,却对铜钱耿耿于怀,至今还在时常念叨!于是有了我在大学期间古钱缘!不过却与钱币结下深深缘分!

走进纸*币得益与一尘王小重老师,十年前在他家我本是想索取古钱币,没想到他拿出一本一版,据说只差几枚就全了!还有一套二版!可惜我没有感觉,只是觉得那张三元面值有点特别,10元有点长!看他用镊子小心梳理钱币,心中油然而生敬畏!虽一巧不通,仍装着听得津津有味!老师拿出的第三本确是认识的,也就是那时第一次明白三版18.88还有三码二码,凹凸之分!什么叫刀,捆;老师看我来了兴趣,在介绍凹凸板时还有意叫我摸了摸!那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并说凸版少得很,要投资纸*币就买凸版,说来大家可能记得,那时凸5才5元,平水五毛没谁认识,比凸五还便宜,也就3-4块,最贵车工30不到!过了一段时间,纸*币涨了,于是我第一次狠下心买了两刀凸五!

共2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56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