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说到跌,市场里的人无不唉声叹气,当然包括我们币市里的这些人。金子银子跌了,贵金属纪念币肯定难逃一跌,虽然有其文化艺术品属性,但材质才是其根本。其他币种当然也要跟着跌,大家都在跌,大势使然,不可能有独善其身的。至于说到跌的原因,那这个题目就太大了,况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不说也罢。但说到跌的后果,倒不妨可以一说。
首先房市一跌,泡沫击碎,似对众多低收入人群有利,大家都盼望房价跌了可以买房。其实未必,经济形势不好,就业就差,行业不景气,利润降低,工资收入肯定也会降低。所以到那时你也许感到房子仍然不便宜。如果房价能在较短时间内有大的下滑,那就要恭喜你了。只是这样的馅饼恐怕很难砸在你我的头上。
金银等贵金属的下跌应当是正常的,而且与我们关系不大。这类东西感觉从来就不是什么好的投资品种,除了有此类特殊爱好的人群或不做投资的人们买点屯起来,实在看不出其有什么好的投资价值。
大宗商品与我们息息相关,大到国内国际,小至吃穿住行,无不与此紧密相连。不希望大涨,那样通胀厉害,我们小民受不了。也不希望大跌,那样种植养殖和其他生产者入不敷出,破产倒闭势必,你我买到的便宜货不过是昙花一现,最终的结果是经济危机甚至是萧条。
市场不好,大家才有时间在这里座坛论道,虚头把脑地大话一番,呵呵,于市无补。今天股市大跌,金银前两天小反弹了一把又在跌,抢反弹的投机客几乎都栽了进去。人太聪明了不行,抢什么反弹啊?真没事在这里胡说八道一番,既不担心套牢,更不会一头不知栽到哪里去,挺好。所以大家继续在这里座坛论道吧。
时局艰难,免不了有套牢,斩仓,割肉等一类词汇,这些东西的含义不用解释,大家都明白。币市与股市有很多相似的东西,比如套牢。但又有不同之处,股市是个没有实物交割的虚拟市场,而币市则有实物交割。实物交割有个特点,就是投资品可以转化为商品。举个例子,股票你10元买的,要想获利,就必须有人在更高的价位接手,将你置换出去,你才能获利出局。币市的投资品也一样,要想获利,也必须有人在更高价位接盘,你才能获利。但在实物交割以后,你不想卖出,留在手里,作为商品消耗。比如将一套人*民*币大全套作为摆件,儿子孙子的世代欣赏,或与藏友品茗把玩。这个玩意就会成为一件商品消耗掉了(收藏艺术品也是商品的一种)。但它只要再次进入投资市场(哪一天你需要钱要变现了,或你的儿子孙子需要钱),就必须遵守投资市场的规律,有人在更高的价位接手将你置换出去,你才能获利。
这些东西说起来可能很残酷。父辈祖辈留下来的传家之宝,有着许多的美好的回忆和传承,可只要你想变现获利,就需要有人高处接盘才有可能。所有的投资品,只要不改变其性质,其实就是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不管你或你的后人存上多少代,那只是延长了接力的时间,不改变其性质。
现在论坛里有很多所谓的忽悠和宣传的帖子,其目的无外是吸引争夺增量资金,使其在更高价位接盘,达到获利目的。这看起来似乎有些卑鄙,其实这就是投资市场的一种普通手法,既不卑鄙,也不高尚。广告的目的就是吸引人们去购买它宣传推广的产品,同样谈不到卑鄙,也说不上高尚,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明白了这些,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对那些各种各样的帖子有一种平静的心态。它宣传推广,无外是想让你买他的品种,以其获利。当然买不买是你的事,至于以后你能不能获利,尽管他言之凿凿,信誓旦旦,但他真的说不准,同样你也很难说准。但这就是一种市场行为,无所谓卑鄙,同样那些反驳的人们和言论也无所谓高尚,或许他正想你去买他的东西。
需要强调一点,那些造假售假的属犯罪行为,包括宣传假货的言论广告。这类言论行为自有相应法律制裁,不属这里讨论的范畴。
信马游缰,想到哪说的哪。如有不同见解,尽管拍砖。
时局艰难,获利就更难,于是人们心浮气躁,网上的各种争吵与指责纷至沓来。上面说了,要想获利,就要有人在比你买价更高的位置接盘。可现在这个世道,做到这点实在有点难。唯有新人的到来,携着一股出生牛犊的锐气和稚气,更带着可观的增量资金。时不我待,称其不明就里,大量的宣传推广帖一拥而上,不怕你不着调,就怕你不上套。其实广告就是广告,你要信,他才能推广,你不信,他又奈何。怎奈新人阅历忒浅,经验无几,还不清楚那些高调的东西价值几何,便一头攮了进去,于是高位站些时日的岗,也是情理之中。这也就是论坛各种各样帖子激烈争斗的原因,目的主要就是那些增量资金,特别是那些新人的增量资金。
今天有个泉友给我打了40多分钟的电话,讨论投资品与收藏品性质的区别。直说的我口干舌燥,电池烫手,似也没解释清楚。没办法,只好举一个例子。
现在我国投资市场上有一个特殊的品种“融资铜”。大家都知道铜是一种战略物资,整个世界的经济景气度,甚至都要看其脸色行事。也是我国期市最大的品种,不是之一。本来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但这些大量进口的铜放在保税区既不报关,更不流入生产企业,只是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的抵押物。这边贷到款用于周转,那边还瞄着期市行情,周转到期,还贷继续抵押再贷,周而复始。那边行情一好,还可平仓获利,真是一石二鸟。这个时候,这些铜就具有金融投资属性。不管它在保税区里呆多长时间,性质不会改变。什么时候它进入了生产企业,那它就变成了商品,性质完全变了。
罗罗嗦嗦,也不知我说清楚了吗,也不知那位朋友看清楚了没有?我就这水平了,不管清楚没清楚,凑合着看吧。
上帝普照大多数人,命运只眷顾少数人。所以,牛市来临,人们都在赚钱,同样,熊市来临,大家基本又都在赔钱。少数例外者,就是那点被命运眷顾的幸运儿。这个一般来说很难违背,但也确实有少数坚强者非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很不幸,还真有成功的。无论我们赞扬或羡慕那点少数的坚强成功者或幸运儿,毕竟大多数是凡人,也就是被上帝普照的随大流的赚钱赔钱者。尽管很不情愿,尽管很想成为那点坚强的成功者或被命运眷顾的幸运儿,确实很不幸,本人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凡人。很不情愿随大流,可又无法不随。
其实想想,做个凡人挺好。当然万一灵光出现,突发奇想,早走几步,也不是不可以发个财。呵呵,有预则立啊!
楼上邓兄弟反复宣传推广的J龙是不是可以立啊?呵呵......
硬要说出投资品与收藏品性质的区别,在这里调侃一下,无论时局艰难与否,都有行情。两天看一回甚至一日看三回行情的是投资品;三年才想起来问一次行情的是收藏品。
投资品那天出手的时候,你对这东西是没感情的,关心计较的重点是它给你带来的利润。收藏品你出手,数钱的同时,会对那东西多少产生出一种依依不舍,心中隐隐作痛的感觉。
前天来电的朋友又打来电话,继续探讨投资品和收藏品的性质问题,我说你可以直接回帖,他说是场外的无法回帖,要求我把他的意见看法如实贴上。呵呵要求不低。
投资品有使用功能,收藏品没有。嗨...我们现在探讨属性,不是功能,而且那个功能真的不重要。他说铜等投资品种最终都要使用的,而收藏品不会。收藏品就没有使用功能吗?你欣赏把玩你的收藏品,给你愉悦开心的感觉,这不是使用功能吗?使用功能不一定非是买把锤子砸钉子,买几个盘子碗盛菜盛饭。用个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这叫软使用功能。呵呵,不知这说法准确不准确。
又来电话了,说我表达不准确。稍等...
来电说,投资品是暂时的,收藏品是永久的。买套房子你住着,只要你或你的子孙不卖,它就是商品(好像中国的房子只有70年产权)。只要卖,不管时间长短,那就是投资品。好像国家以前一直把房屋统计为投资品而不列为物价指数。
继续来电,一边接电话,一边回帖真累。
说刚才来电可能表达不准确,明确的意思是,收藏品理论上说是永久的。比如说,收藏的钱币不可能回炉化铜,也不可能拿去市场花掉。收藏的青花瓷不可能拿去盛菜盛饭,它们理论上会永久存在,只要不发生大的战争或灾难。而投资品不会,它们不管存续多久,终究会被用掉。这叫存续性。
晕......存续性?不知各位有没听说,反正本人是第一次听说。神码叫存续性?收藏品好多本来就是为收藏而专门制作,比如纪念币,各种工艺品瓷器,甚多的书画等等。这类东西生来就为收藏,收藏者小心翼翼,百般珍爱地藏着,莫说使用,稍微动一动都怕磕着碰着,肯定会长久地存在。但不管它存续多久,只要拿去买卖,它就是投资品。这里的所谓存续性与其属性没多大关系。这下明白了吗?
好了,讨论到此为止。朋友,不要再为此来电话了,该说的都说了,不要叫我老师,我已经快趴下了
经济形势决定了藏品的价值,当然这个价值是以价格形势体现。虽然我们很多人不情愿。但也没有别的办法,投资就是时刻都得保持清醒的头脑。为自己的每一步负责。以后还会有大行情吗,那是一定会有的。中国经济形势相信随着发达程度而言。这个是可以肯定的事情。但是目前就这个熊市的行情,还是有大部分人望而却步,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套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吧。
只怪自己贪婪,但是谁能不贪婪。如果大家不贪婪。那么又咋会套牢。咋会亏钱割肉。也许迫不得已,也许没有办法,也许感觉穷途末路,其实都没必要的事情。看过一个香港人,当时亏损将近四百多万,很多人都认为此人一定一蹶不振了。其实不然,这个人靠信用卡,重新站起来。买房子,当时也是经济形势不好,没人敢买房子,他借钱也要买,通过各种途径贷款买。当时收藏品行情也是不很好,他敢于选择精品投资,而不是垃圾品种的随便投入,结果过了几年,那个苦日子,就是一个挺字。艰难啊。每天都睡不好觉,压力大啊。结果过了几年经济形势大好。房子翻了几倍,藏品更不用说,一年时间,不仅还清所有贷款,而且纯利润500多万。这个也算是一个人物吧。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定垮了。但是人家想好战略战策,稳扎稳打。最终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尊敬。市场好歹,特别惨淡时候也许就是机会逐渐来了。但是现在藏品市场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可以投资的,有些爆炒的当然跌是主旋律,这不可推脱的事情。不管你是宣多,它就能涨。而是自然而然的价值回归,就靠时间来磨了。磨的人没有耐性了。就割肉走了。卖给你东西的人还重新从你手中取回原来他卖给你的东西。时空的转换即是财富的转换。无所谓对错。因为我们都想从市场获利。但是有人机警,有人聪敏,有人大智若愚。有人急功近利。有人追高想更高。有人耐不住别人文章的宣传。去接受套牢这个即将下跌的尖刀,好似空中接飞刀。但又没有那个技术。所以一定是很难受的事情。
现在如果有资金的话,还是以定投的方式,每个月都买。特别是每个月底左右时候买。这样相对便宜。资金慢慢流入市场,不显山不露水,但是财富的基础,确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拥有。我们可以欠债,但是这个只要是自己能承受的范围,挺过去就是赢的。度,有度而后赢天下。凡人很多,很多人想不凡,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只能默默的看着市场。或者恐惧,或者自大,或者想当然认为自己可以胜战市场。其实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对于目前熊市的市场。个人认为有些东西是可以投资的。既然投资就是三五年后看结果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有些可以计划五年。有些可以十年,有些可以二十年的。这样每次资金都能利润最大化。每笔资金都可以合理利用。适当的债务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但是如果一点都不举债,那么很难成就大业,除非命好。看的准,玩的狠。这就是俗话说的借钱生钱。我们用人家的钱要给人家利息,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因为我们没有钱。我们适当借钱。可以改变命运,可以从此安乐的生存了。
知识就是力量,多买书。无论你喜欢纸*币还是铜圆,还是银币纪念币,精制币,磁卡,外汇券,邮票,古币,哪一样不需要过硬的知识做铺垫,但是很多人不想着先学习就想着先赚钱,那恐怕受伤的总是你不稀奇了。学习,人生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的。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应该是我们最大的警句了。最起码该有本邮票目录吧,最起码该有基本的普及的知识书吧。可以百度搜索,纸*币收藏书,铜圆,金银币等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要种下树苗。就是遍地插柳,总有一些长成参天大树。当然这些参天大树的数量要有保证的,不然一个即使赚几百倍也是有限的事情。一元百倍,才百元,百元,百倍才万元,千元也仅是十万。几十万才可能成就一生的梦想。或许还不够。未来市场,百万*能做成一生财富的梦想就不是简单人物了。因为以后暴利的市场环境会越来越少。那么更需要过硬知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先学习,吃亏了不后悔。不然只是悔恨也是无奈,只能是无奈加无奈。来到市场,只有三种结果。但是通常是两种结果。就是输和赢。当然来到的都想赢。赢是有条件的。要有过硬的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明白历史渊源。那么想不赚钱都不行。一定要对于每个藏品追根溯源。弄清其来历,弄清其历史价值和实际价值。那么就不会因为价格变动而或喜或悲了。就会安然收藏。平常心收藏。还是这句话,凡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就是一个道理。知识就是力量。
愿每个投资人都好运,都幸福。都如意。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佛光普照。大家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谢谢各位帮顶,郭版光临,很高兴。各位老师高手的真知灼见,不仅令我,也让看贴顶贴的朋友受益匪浅。
儿子今年高考,全家亚历山大,所以假期哪里也不去。倒是儿子还悠悠哉,也不知能考得几分?
天气渐渐热了,行情又差,于是歇夏的调子又被反复弹起。那么行情的好坏与天气到底有无关系?本人感觉不大。例如上次大行情,自09年起,到11年入夏时掀起了最后一波大的浪头。99版,尤其是红一双红一是其主旋律。双红一从300多两个月冲至1500左右,而且在小方报价中还常常“暂无货源”。那真是一波资金的盛宴,堆满美味佳肴的宴席上,流淌着黄金般的异彩,即便在那不屑一顾的犄角旮旯,似乎都有大把的钞票等着你去捡拾。呵呵...异彩散去,留下的不光是一地鸡毛,还有那遍地的残肢断臂。行情,就是资金的堆积与流淌。盛世,流光溢彩,资金充裕,才有那无数闲钱在藏市里翻滚打闹。乱世,人们前途难测,甚至衣食难保,那还有心去鼓捣什么收藏。这与前面朋友说的与经济形势有关是一个道理,真的与天然天冷没什么大的关系。
现在总的来说经济形势并不太差,只是有些波折。钱币市场应该与黄金呈小的负向关系,最近金银大跌,我们这里似不应该走的太差。当然这只是基本面,其他的如人们的信心,大众的关注度,资金的流向,主力的态度等等都很重要。长期的熊市,买了就套,好多人真的快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