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古钱大王张叔驯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3/5/4 14:49:00
  民国年间,古钱币收藏界名家辈出,古钱币的收藏研究达到了空前活跃的地步,而其中被公认为古钱大王的,是上海的张叔驯。泉界泰斗丁福保在他主编的《古钱大辞典》中介绍说:“张乃骥字叔驯,号齐斋,浙江吴兴人,石铭孝廉三子,家藏金石碑版及宋元明书画甚富。君以家学渊源,耳濡目染,见多识广,精于鉴别,性又好古玉古泉,而嗜古泉为尤酷,大力搜求,不惜巨资,各地奇珍,多为所获。藏泉之富,甲于东南,与寓居津门之方劬园,并驾驰驱,时人号曰‘北方南张’,盖今世之南北两大家也。”曾以15万银元收购方药雨钱币的陈仁涛说“吾国藏泉最富者,首推天津方药雨、上海张叔驯。方张两氏,俱竭毕生精力,为之耗费巨万,宜乎名闻中外。”罗伯昭曾感慨地说:“民国十七年及二十五年,吾先后访之于上海,观其(张叔驯)珍藏,孤品异品,层见叠出,令人望洋兴叹,宜其有大王之称也!”
  收藏圈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以收藏的精品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收藏成就,张叔驯既然被公推为大王,那他究竟收藏了一些什么样的钱币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首先,张叔驯所藏的宋靖康钱是民国期间的集藏之冠。此钱为北宋最后一年即靖康元年所铸的钱,古钱界称之为靖康钱,这种钱仅造一年,铸量极少而成珍贵品种,版式却又非常复杂,有元宝与通宝两种,元宝有篆,隶两种。除了铜、铁钱外,还有银质通宝钱,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三等三种。这种铸钱变化频繁,很能反映北宋末年“乱世年年改号,穷士日日更名”的窘况。张叔驯收藏的靖康钱,各种版式齐备,在这个领域内,他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其次,被当年收藏家视为珍稀品种的钱币,张叔驯都有。他自号齐斋,那是因为收藏有一枚缺角大齐通宝,这种钱当年人们知道的仅有二枚,而另一枚已经不知道下落。王莽铸造的六泉十布,收集完备十分不易,许多钱币家终生都集不齐完整的一套,他不仅收齐了六泉十布,还有复品,连丁福保都称之为“尤物”的国宝金匮值万也在他手里。被钱币学家王荫嘉视作性命的天德重宝背殷他有,刘守光之应天元宝背万、应圣元宝背十,这些海内孤品他也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当钱壹伯”、元代篆楷“中统元宝”、钦察汗国的“窻国通宝”等等,这些赫赫有名的大珍品他还有。一般藏家收藏“铁母”,能拿出一二枚已属不易,他随手一拿就是几串,世上罕见的战国齐六字刀币,他竟然收藏了16枚之多,共收藏古钱币30000枚左右。
  能坐上古泉大王的宝座,至少要具备三项条件:经济实力雄厚,有鉴别真赝的火眼金睛,有宽裕的玩钱时间。这几项,张叔驯一样都不缺。他是南浔张石铭第七子,湖州南浔以财富的多少,分为“四象、八牛、七十二磴狗”。张家为“四象”之一,抗战前张石铭去世,张叔驯分得了二百万家产,成为房地产巨商。这就为他的古钱币收藏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著名泉学家张絅伯记述自己和张叔驯的交往时说:“……牙制样钱,以象牙雕成,形较常品为大,厚约三分,工精制美,致可宝爱。民国十四年,张叔驯得于故都宣内晓市冷摊,举以相赠,友朋厚意,藉表谢忱。此种牙钱最不易得。”大型牙样钱是送呈皇帝审查用的,张叔驯能在北平的鬼市上淘宝,足见其眼力,而又将这样的宝贝送人,可知其财大气粗了。张叔驯二十来岁已经走南闯北,他除了要料理家族企业中的一部分盐业,常去镇江等地查账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他的钱币收藏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叔驯痴迷古钱币,见有珍品,志在必得,不惜以高出时价双倍甚至更高的价格拿下。他那传世真品“国宝金贵直万”,就是花两千银元从余艇生旧藏中“挖”来的。还从蒋伯埙先生处“挖”来了“应运元宝”折二弘光背凤;从周仲芬处“挖”来了“子侨”货泉;从高焕文处“挖”得顺治通宝背龙纹大钱;从海宁张渭渔处得行书小平大观通宝铁母钱;从他的好朋友戴葆庭处得到的就更多了,如著名的“四眼大齐”等。他早年结识一位杭州西湖“灵隐寺”精于泉币的知客僧郎悟。对郎悟推荐的一鎏金背龙凤纹的“天策府宝”,竟以三百银洋购进。朗悟和尚岁末年初每到张府贺岁,张叔驯必封以伍百或壹仟元持赠,还说:“谨供消用,天赐机遇,喜获一二,再行价议”。
  1926年9月,张叔驯邀请泉币收藏爱好者,创办了第一个钱币学研究团体----古泉学社,同时还创办了《古泉杂志》(1927年),是我国正式出版的最早的钱币专业杂志。
  1938年,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张叔驯举家迁往美国。抗战胜利后,张叔驯曾于1946年回到上海处理他的许多账务和财产,四个月后返美,临走时把他的最好的古钱(约2000枚)带去了美国。这2000枚古钱是他收藏中的至精品,著名的孤品“大齐通宝”也在其中。这批钱币在他去世后由家人售于美国的古董商戴吉涛。留在国内的钱币,由其姊姊张智哉代管。这批钱币,文革中被抄,后落实政策时发还,内有古钱数千枚,据悉其中最好的部份捐赠或被博物馆收购。余下部分,其子张南琛2003年回上海时,曾经检视,其中有一千枚开元通宝,数百枚崇宁通宝及政和通宝,是他用来研究版式差异的。张叔驯夫人之兄也获得其部份的收藏,后来因生活拮据,转售一部份给上海博物馆。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7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