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集邮界里,邵嘉鹏是一个比较显眼的人,因为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厦门各类邮展上。每年他都要在家里晾一次邮票,190多个国家的邮票让他家的客厅没有落脚之处。
邵嘉鹏是原思明区工会主席,今年63岁的他“邮龄”51年了。“上小学时,用笔记本套上玻璃纸自制成简易的邮册,开始集邮。”说起和邮票的不解之缘,老邵很健谈。在他家,连衣柜都要给邮票让位,能放东西的地方几乎挤满了邮册。
老邵回忆说:“在上世纪80年代前,集邮很少花钱的,当时书信很流行。有好的邮票,人家都会给你的。”他有一套毛主席图案的邮票,就是朝鲜的邮友寄给他的。还有一个湖南的邮友,知道韶山要举行毛泽东百年邮票首发仪式,特意从长沙赶过去,排了一天队,在首发式上特意去盖邮戳,给老邵寄过来。而相应地,如果国家发行和厦门有关的邮票,老邵也会投桃报李地给各地邮友寄去。“上面有发行首日,厦门本地邮局的纪念邮戳,收藏价值就在这里。”他笑眯眯地解释。
别人集邮,大多是从收藏价值角度考虑,而邵嘉鹏则更纯粹地为了丰富知识,积累资料。邮友评价他:“退休前他曾长期负责地方经济工作,把认真的性格带到集邮中来,对集邮的知识研究很深,随便搞个节日主题,他都能搬出成百上千张邮票给你办展!”退休后,他认真度不减,整天剪剪贴贴、写写画画,到了痴迷的程度,让这份乐趣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导报记者
朱黄 梁张磊 社区情报员 蒋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