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州最引以为傲的干将路,以春秋时吴国(今苏州)的铸剑大师干将命名。沿线有众多名胜古迹,如明朝戏曲家张凤翼故居、明长洲县学遗址(今平江实验学校)等。
干将路以一河二路布局体现苏州水文化,双向四车道,以干将河隔离,连接苏州园区与新区,体现苏州“一城两翼”的城建布局。
说起古城,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阳四大古都,以及开封、安阳、杭州、开封、邯郸等,苏州并不突出,但是自从宋代以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苏湖熟,天下足”,苏州便以经济优势后者居上,“江南出才子”胜过了“唯楚有才”,直到现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名远扬。
为了缓解因经济发展造成的交通压力,现在已经开通轨道交通一号线,二三四号线正在建设中,连接上海及苏州的城际轨道交通也以在建设中,以后除了高铁意外,城际交通更方便了。
这是卖桂花的老阿姨。
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乞丐、卖花的、卖汽车用品的跑到你面前兜售、要钱,哎---
拙政园名气很大,进去看过几次,感觉没什么意思,更喜欢苏州博物馆(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它与忠王府(太平天国李秀成)二合为一,免费的,非常值得游览,它旁边的苏州民俗博物馆也是免费的,非常值得游玩。

这是文庙收藏市场(不是文庙,等下介绍)。
一方面由于古城区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毕竟是地级市,与卢工比确实小了很多,这一点不可否认。其它地方的收藏品市场我只去过南通,也叫文庙,就在侨鸿商厦对面,比苏州小了很多。
文庙集中了苏州绝大部分的收藏门类,比苏州观前街的古玩城更全,就跟卢工和云洲规模类似。
这是收藏主体大厅外面的排屋。
除了第一家主要经营四版币,其它都是竹木牙角,本人是不喜欢这些东西的,很少去看。
这是大厅。
门可罗雀,这就反应了目前收藏品市场的现状。很多柜台都是空的,收藏爱好者也稀稀拉拉。右边第一位老者(带着眼镜,看着报纸的),我的第一块银元就是从他买的,袁大头,120元,转眼10多年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一叶知秋。
苏州这样,全国又能如何?行情的好坏靠几篇文章就能风生水起?靠几许人的鼓噪就能力挽狂澜?夜郎自大,螳臂当车而已。
一个快要破产的饭店写着招聘营业员、大堂经理的广告;一个几乎真空上阵,看的本网版主也心情澎湃的干露露,却说自己是淑女 。
幸乎?悲乎?


是通往大厅的走廊,同样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其乐钱币”老板人不错,每次我去文庙,都要跟老板或老板娘聊一会。
我比较喜欢玩老版人民币及老银元,以前也玩过老银器,现在不玩了。
有个老者来卖老银元了,马上有人凑上去看看,呵呵。

现在邮币卡市场都是冷冷清清,再下去,就去先前网站里有些人所期盼的“跌了好,跌了能低价买进”的大好局面了,只是不知道先前那些叫得欢的朋友,真遇到大跌了,还有好兴致去买进吗?
在苏州也快2年了,也没去过。涨涨跌跌,何必在意呢,纯粹爱好
行情的好坏靠几篇文章就能风生水起?靠几许人的鼓噪就能力挽狂澜?夜郎自大,螳臂当车而已
实体店的份额在缩小,网络交易的份额在增加。
走东环转南环到人民路往北,应该是最快的路线
干将路,堵不起啊
喜欢人多,去我家附近的新发地菜市场啊,那里赶上5,10,大集的日子,根本走不动啊!
钱币又不是必须品,何必要那么火爆呢?
把钱攒好,找自己喜欢的品种,一点点的买入,把玩,急用钱的时候出掉些副品,把亏的钱当“把玩费”来安慰自己!
这就是我收藏钱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