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核心提示:如今邮票早已成为一种投资品种,当大众都把目光投向邮票时,各种名目的珍邮便纷纷出笼。其特点无一例外都是制成邮册、打包销售;宣传口号神乎其神,如绝版制作、限量发行、册内邮票珍贵无比、升值潜力不可低估等等。不过,这些果真是“珍邮”吗?
如今邮票早已成为一种投资品种,当大众都把目光投向邮票时,各种名目的珍邮便纷纷出笼。其特点无一例外都是制成邮册、打包销售;宣传口号神乎其神,如绝版制作、限量发行、册内邮票珍贵无比、升值潜力不可低估等等。不过,这些果真是“珍邮”吗?
乌鲁木齐市集邮协会负责人马健对此一一解说。
“我国首套《玉兔金封》金玉生肖邮王震撼发行”、“我国第一套和田玉雕生肖邮票”等极具诱惑力的电视购物宣传语紧紧抓住了收藏者的眼球,广告中还出现了枚枚都带国家法定面值等语句。
可是经调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从未发行过所谓和田玉生肖邮票,此产品的广告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了收藏者。
当前,一些商家故意偷换概念,拿邮票打擦边球,经常在广告里使用“发行”、“邮票”等专业术语,企图迷惑收藏者。
比如有的商家看猴票值钱,就弄出个金箔或金属猴票来,还大谈猴票多么值钱,一旦拥有,必定升值潜力惊人。
殊不知,那不过是一张金属片而已,毫无收藏价值。对此,收藏者要擦亮眼睛,国家正式发行的邮资票品一般都有发行公告,邮票目录也有记载,一查即知。
众所周知,集邮收藏以“错”为贵。“全国山河一片红”、“中银错片”之所以价高,都是沾了错字的光。一些商家正是抓住了收藏者喜欢猎奇的心理,在“错”字上大做文章。
比如一款错版集邮册内就收集了将天气预报的“预”印成“予”的《气象》邮票,将化学方程式中的等号误写成箭头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等错版邮票,声称邮册以“错”票为特色,收藏价值非凡。
虽然这些邮票存在设计瑕疵,但当时发行部门并没有因此而撤销发行。也就是说,上述邮票既不是存世量寥寥无几的未发行邮票,也不是有正版对比的错版邮票,庞大的发行量使其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升值潜力也没有宣传中那么大,比如邮市中的“六指警察”错票仍在打折,便是明证。
面对售价高达数千元的此类珍邮,收藏者一定要明白,邮票设计出错固然吸引人,但是错票不一定值钱。
相对于假邮票,以次充好的邮票往往被收藏者忽视而吃大亏。业内人士都知道,再版票与原版票的价格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如纪3东北贴用原版票价格为3万多元/枚,而再版票仅仅2000多元/枚;纪4东北贴用原版票价格为1万多元/枚,而再版票仅仅300多元/枚,价格悬殊很大。有收藏者因为缺乏常识,将再版票以原版价格购入。
另外,在邮册中掺杂品相不佳、修补过的邮票,或用齿票冒充无齿票的不正当做法也屡见不鲜。比如一轮生肖鸡等早期小本票,由于发行时制作简单,往往是一个方连邮票加个封皮就成了。当时发行量比较少,又不被集邮者重视,大多撕成单枚票卖了,现在早期小本票价格一飞冲天,一些不法商贩就拿张邮票加个封皮做成小本票牟利,坑害收藏者。
如果购买了装有真邮票的邮册,就肯定能保值增值吗?也不尽然,因为“货真”不一定“价实”,很多邮册是将同一主题的邮票汇集到一起,免除了收藏者寻寻觅觅的辛苦。但方便是要付出代价的,一套邮票自己到邮市购买不过几十元,但由商家收集到邮册里,价格也许达数百元或上千元。
如有商家销售一款主题邮册,先是鼓吹许多邮票每年都是以几倍、几十倍的速度上涨,其实邮市行情自1997年后一直低迷,所谓每年几倍几十倍的说法显然夸大其词。(晨报记者孙江红实习生汤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