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含蓄的语言:避金就铜、无色光油--《金铜佛造像》邮票设计心得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3/6/19 11:27:00

2013年06月16日     来源:中国集邮报


    在中国古代,佛教也被称为像教。由此可见,佛造像在佛教传入我国以及后来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发展和演变过 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属材质的佛造像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从设计命题来看,《金铜佛造像》应属于文物类题材邮票,但由于其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使得在设计逢套邮票的时候非常容易不自觉感受到传统佛教风格、尤其是佛教文化风格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金铜材质的表现更是如此。基于这种历史性和宗教性并存的特殊文化遗存,在设计上的取舍和侧重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权衡, 我把表现历史文物的工艺造型之美作为设计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略带宗教色彩,将宗教气氛隐含在设计语言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金铜佛造像》设计图稿

    整体设计追求简洁而形象突出,同时营造端庄肃穆之感; 佛像细节清晰丰富,在忠实于实物的前提下,对佛像面部尤其是眼睛着重进行了细微的完善,使那种经典的、俯瞰众生的面部表情更加突出和趋于完美。

    在对金铜材质的表现方式上,我有意避免了过分强调“金”的常规思路,而完好地保留了“铜”的质感。这样做一是由于6件文物因历史年代不同、保存状况不同、金属材料比例不同而本身就存在色 彩差异,另一方面则是由忠实再现文物原本面貌的题材定位决定的。 在前期制定印刷工艺的环节中,我们同样也遵循这一思想,放弃了通常会想到的“印金”、“印银”、“烫金”、等表现“金” 的工艺,而是选择了“无色光油” 作为表现金属质感的手段。在这一点上还姜感谢沈阳邮电印刷厂的同仁们在工艺创新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背景的设计则是让我颇费脑筋的地方。我采用了简洁的中性灰平铺的表现方式,在票面中部偏上位置做了减淡处理,以增加文物的空间感, 有效地突出了主体文物的精美铸造工艺。最重要的是,使邮票在整体的视觉感受上仍然符合文物类题材的设计原则。 同时,在不破坏总的设计语言的基础上,利用“无色光油” 的特性,在背景中隐约透出发散形的波浪线条,其圆心恰好位于佛像头部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产生了两个重要作用。其一,正如世界大部分的宗教建筑样式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把朝拜者的注意力引导到被朝拜的对象上。向心形波浪线能够有效地将观者的视线牵引至佛像头部,与宗教建筑的心理导向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二,由于光油的使用,在某种光线角度的条件下,这些曲线才能够呈现在观者的眼前,这既便得佛像本身具有了某种神秘感,又同时含有了 “佛光普照”的宗教意味。这种含蓄的表现方式,正是我想要达到的理想效果。

    在票面版式的设计上,我从中国画竖式卷轴装裱形式中得到灵感,为整个设计添了些许中国倦充艺术文化的味道。

    从最终的成品印制效果来看,这套邮票的设计非常好地体现了文物的历史性和宗教属性,并通过印制工艺的运用,将这两种―生有层次地、巧妙地融合统一起来,是我非常满意的一套作品。    (夏竞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47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