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名 称:宪法颁布十周年
正面图案:国徽、国名、年号
背面图案:鲜花衬托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本、面值
面 值:1元
年 号:1992年
规 格:ф25*1.93mm 6.05g
发行日期:1992.11.27
发行量:1000万
制作单位:上海造币厂
制作工艺:钢芯镀镍
备 注:侧边缘为连续丝齿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0周年,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并批准,于1992年11月27日发行了一套1枚的流通纪念币以资纪念。该币由骆行沙设计,由上海造币厂精心铸造。
该币的正面图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国徽”和“1992年”的年号构成;背面图案为鲜花衬托下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本,“宪法颁布十周年”及“1982-1992”的主题文字和“1元”的面值。该纪念币的原意是想表达纪念1982年的新宪法颁布十周年,但少了一个“新”字,造成了表达上的错误,将“宪法颁布十周年”改为“新宪法颁布十周年”似乎更为确切,成为少有的错版纪念币。
1982年12月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包括“目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国务院、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等各个组成部分。从迄今为止的情况来看,全国人大曾先后三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修正案。其中,第一次发生在1988年4月12日,它是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后形成的;第二次提案发生在1993年3月29日,它是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后形成的;第三次修正案发生在1999年3月15日,它是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后形成的。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所提出的议案内容对当时的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起到了相当的保驾护航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的历史
1、1949年临时宪法
1949年秋,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是年9月21日召开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重要国策和总任务等。由于当时人民革命战争还在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在广大新解放区尚未进行,人民群众尚未充分组织起来,故不具备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并制定宪法的条件,只能以《共同纲领》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最高准则。因此,《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部宪法
3、1975年修改后的宪法
4、1978年修改过的宪法
1977年***中央政治局决定修改1975年宪法。
5、1982年新宪法,也是现行宪法
6、
7、
8、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12条到第17条宪法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