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王美忠《共和国早期铜质纪念币赏析》
近年来经过又一轮大的钱币行情的洗礼,现代流通硬币越来越得到广大钱币爱好者的青睐。作为现代硬币爱好者,除了收藏第一套流通硬币硬分币,第二套流通硬币长城麦穗币、第三套流通硬币老三花币,流通纪念币、金银币等贵金属纪念币之外,有一类早期硬币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就是在共和国钱币史上占有重要而特殊地位的一类硬币——八十年代央行作为贵金属纪念币(配套)发行的早期铜质精制纪念币,其性质与流通硬币和流通纪念币不同,其面额与金银币等贵金属纪念币一样只具有象征意义,不计入央行发行货币的流通总量;其铸造工艺是严格按照金银币的精制铸造工艺精工铸造,胚饼经逐枚人工抛光使得压印的硬币底面光洁如镜,工作模经喷砂处理使得硬币浮雕有喷砂效果,立体层次感强烈,这样精工铸造的精制铜币非常精美,和金银币具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固然这些早期铜币从法律地位上讲本质属性属于贵金属纪念币范畴,但从钱币史价值以及地位上分析其又是(精制)流通纪念币的先祖,亦属于普通材质的流通硬币的特殊品种,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收藏地位。因此除了贵金属纪念币爱好者之外,早期铜币亦深受流通纪念币和流通硬币爱好者的钟爱。。。。。附:共和国早期(1980-1985)铜质纪念币共20枚,分别是1980年中奥面值一元铜币一套4枚,冬奥面值一元铜币一套4枚,1980中奥面值一元加厚铜币一套4枚(发行量2500枚),冬奥面值一元加厚铜币一套4枚(发行量2000枚),1982足球面值一元铜币一枚,1983、84、85年面值一元熊猫铜币各一枚(其中1985年铜猫为非正式发行,上海造币厂仅仅试铸了50枚样品,直到2006年央行经核实情况后才公布确认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