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马上飞递类标识的公文封套

1楼
一飞 发表于:2007/11/22 15:00:00

清代外发公文经包封后,大都是由驿站负责传递,其包封封套因而被后人叫驿站封。但由于这些封套上面又常常标注有“马上飞递”、“马递”等字样,人们依据这些标注的字样又习惯称马上飞递封、马封。这种标注,本文统称为封套上的文字标识或简称标识。标识大多是木刻戳记,也有手写。

作为封套上的文字标识“马上飞递”,是依据相关的驿律条文规定而标注的。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传递紧要公文信件的方式。表示由驿站马夫逐程更替滚动传递公文信件,直至完成传递任务全过程的一种通信指令。二是体现驿律意义的专用术语(业务用语)。即规定其传递公文的速度要求——限昼夜行三百里。(注1)

    我们从中国邮驿发展历史过程可以了解到,“邮”与“驿”本来是含有不同内涵的。“邮”原本是指由专差完成传递公文进行通信活动的组织;“驿”是指提供交通通信工具和供给食宿的机构。清代驿站不仅是交通组织,也是通信组织。是包括传递军事文报和官府公文在内的邮驿合一的交通通信机构。由于强调公文传递的重要性和程限要求,经驿站驰递的公文封套大多印上或写上一些与驰驿方式有关的,同时也折射出一些邮驿制度的文字来。其文字书写是呈多样性的。通常是与勘合火牌的文书格式相似,把发递此公文时有关事项的文字印于封套上如一件嘉庆廿年稷山发闻喜县的公文封套(图1)正面就印有这样的字句:

内封紧要差差务事件仰沿途马夫星飞递至 闻喜县正堂秦 衙门告投 毋得稽迟擦损致干查究速速 自稷山县发

另一件同治十年由钱塘县发江苏粮储道的公文封套(图2)正面则这样印上文字:

内封紧要公文仰沿途马夫毋分雨夜星飞递至 钦命二品顶戴督理江苏苏松常镇太粮储道兼巡视漕河 英衙门告投

毋得擦损迟延至于查究不贷速速

此种公文封套虽是详尽批明相应的传送目的、要求、方式等等,但书写形式繁琐,文字冗长。随着使用上的简便快捷,除在固定的行文格式上刻印或写上收发人官衔名号及收发时间等要素之外,仅在封套左上方加盖或手写“马上飞递”这种简单的语句来代替长篇大段的文章式字样,更符合清代公文写作上提倡的“诸事务去浮文”的文风。“马上飞递”类戳记由于不是统一下发而是各地自行刻印或直接手书于封套之上,因此其字体、印色不但各地不相同,甚至同一地方不同时期亦不相同。这是“马上飞递”类封套的最大特色。图3是江苏瓜洲发江苏常熟马上飞递公文封套,盖红色木戳标识。图4是户部发江南织造衙门马上飞递公文封套,手写标识。图5是吉林发任邱马上飞递公文封套,盖紫色木戳标识。图6是河南发天津马上飞递公文封套,盖黑色木戳标识。另外,在众多的公文封套里,我们还更多地见到只在封套面上仅手写马递两字的,可算是更为简单的文字标识。图7为江苏布政使发江宁织造部堂的马递公文封套。图8为长芦都转盐运使司从天津发河北芦台场的马递公文封套。马递的意思多少有点是对应步递而言,但从大量存世的实物封套了解到,其实是马上飞递之意。因此可以讲马递又是马上飞递的缩略写法。作为这种缩略写法的最好例证是一些清代公文用语。清末在京各部衙门外发公文,允许“附人马递”,即交由兵部马上飞递。此种马上飞递在指导思想上是遇有驿递之便时,“附驿”发出,因此须由各部衙门另开单申请。图9为吏部外发公文需附人马递的吏部票。图10为农工商部马递公文的“咨片”。可见“马上飞递”或“马递”是其时通信业务最常用的文字标识。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在同一制度下驿站、递铺、塘汛等各种通信机构既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衔接、相互联网,构成庞大而又复杂的清代通信网络系统。由于处在这种复杂的人文地理环境里,作为一种文字标识,最易出现语言表达(书写)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在公文封套的反映最为丰富。在同时代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年代情况下,出现了不尽相同的写法或称谓,但以夫马传递公文此一点上,其意思表达却是一致的。我们暂且称为“马上飞递”之同义异写标识。就目前存世所见公文封套同义异写的标识有:山西永宁州发汾州府的马上飞申、湖南凤凰发湖北汉阳的马上申赍、陕西黄甫军营发西安的马拨发递、天津发丰财场的马上驰递、杭州发江南织造快驿飞递以及山东省城发东北的快马星飞等等

以地方驿铺为主或以塘汛传递为主的边远地区公文封套,则根据具体的邮路及通信设施而书写。如安徽安庆发荻港卡马步飞递,即要求以马递和步递相结合发驿传递(图17)。安徽徽州府发绩溪县的封套则板印铺兵飞递于封面上。又手书飞递二字(图18)。所谓“铺兵”乃驿铺的送信人员,而非军职人员。云南省城发姚州的沿塘飞递、云南邓川州发上登里的塘哨飞递,是由所经塘汛或村哨接力传递(图19—20),云南蒙化发公郎汛的铺哨飞递,是由所经邮路上的驿铺和村哨(注2)发递(图21)福建地区则有驿铺飞申的写法,如福建省城发卅四甸的封套其意思也是以驿、铺马夫传递(图22)。以上各种不同写法的标识尽管其程限标准会因时因地而定,或者不按日行三百里,但是以驿、站、台、塘、铺的夫马或兵卒作为传送公文的工具,此点应是肯定的。因此本文把这些不同写法的标识统统归为马上飞递类标识。

马上飞递或同义异写的文字标识,不但是有清代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都熟知的以快马送信的文书语言;而且更是依据驿律所规定的以日行三百里速度发递紧要公文的意思表达。据《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一书的考察,马上飞递的历史作用有三:一是把驿站拥有的交通或通信工具与传递通信的人相结合,克服二者脱节造成的种种弊端,提高了传递效率。二是形成了与步递通信网并行的马递通信网,使紧急文书传递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节省人力物力,减少专差对驿站的骚扰。

目前,集邮者对公文封套文字标识的看法很不统一,个别邮友更以现代邮政制度的眼光或以集邮心态来判断某些不常见的标识或不甚规范写法的封套,不加研究就作所谓考证存世多寡或珍罕若何。 清代近三百多年历史,有大量的公文封套存在于世。但目前仅限于极少数集邮者关注这方面的收集研究。以致对我国古代通信史料的认识不深,尤其缺乏对清代邮驿史料具象(微观的)研究。当一件未见披露的封套出现时,不应急不及待地“考证”其存世量。倒不如多做些具体的研究工作,如有关收发公文信件的单位人等,所经驿站邮路,实际的送递速度,以及相关邮驿制度等等。还其本来面目,有如田野考古,披露其真实的历史身份,这样反而有益于历史。

注 释:

注1:《大清律例》卷廿二《兵律·邮驿》:凡 铺兵递送公文,昼夜须行三百里……

注2:“哨”,“村哨”之谓。在云南边疆地区由 汛辖下的乡村基层联防组织,非绿营军事编制的 战斗单位,哨头可由汛一级指挥官委任。

编者按:周林先生为广东深圳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国家级邮展评审员,世界邮展金奖获得者,对邮驿邮品有非常之独到的收集和研究见解。欣闻本刊改版,即惠赐大作一篇,使本刊增色不小。此文附图为作者提供之照片,因摄影关系,图片略有变形,敬请读者谅解。非常感谢周林先生对本刊的爱护和支持!

   来源:中邮网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