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昨日,成都的几位“耍卡族”带着自己的宝贝,来到了他们的“基地”——送仙桥一家茶馆里交流自己的卡藏。这群“耍卡族”里有20多岁的小伙,也有68岁的老大爷,他们都钟爱收藏各种各样的卡:有的专耍电话卡,有的专耍银行卡,还有的专耍游戏点卡。有的“爱卡族”还声称要把自己耍的卡当作不动产,留给下一代。
投入50万元 如今价值番一翻
68岁的马青占是成都这群“耍卡族”的头头之一。从1995年开始,马老爷子就迷上了收藏电话卡。据马老爷子的保守估计,近13年来他已为耍卡投入了50万元。据介绍,马老爷子的多数电话卡都没有拆封使用,任其过期作废而仅当作收藏品,这让他身边不少人难以理解。但也有行家认为,马老爷子投入的50万元其实正是投资,现在其卡藏的总价值估计已超过百万元。马老爷子说:“每张卡都有它的纪念价值,即使它们成为废卡,但见证了中国电话卡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他还打趣地说:“耍卡比耍邮票好多了,既美观又容易保存,价值还一点不比邮票低。”其他卡友也大多像马老爷子一样,把卡看成一种不动产,准备代代相传。
“飞的”买卡 淘到厦门开通卡
凡有卡展,马老爷子必去无疑,打“飞的”买卡也是常有的事。1996年,厦门举办了一次大型卡展,以电话磁卡为主。马老爷子知道后大喜过望,立刻买了张飞机票直飞厦门,在卡展上一番搜寻后满载而归。
回来后,他喜滋滋地向卡友展示自己淘到的“战利品”:一套以8800元买到的1套3张“厦门开通卡”,即在厦门发行的第一款电话磁卡。
马老爷子说,他一见这套卡就看出了它的价值。由于它是厦门发行的第一款电话磁卡,算是厦门电话卡通讯的开端,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即使这套卡早已过了使用期限,可是这套卡的价值却是逐年上翻。
3000元没买到 电脑城15元淘到了
这群“耍卡族”里,还有27岁的年轻小伙王永墨。王永墨不耍电话卡,而是耍网络游戏点卡。他说,他的卡藏见证了中国网络游戏发展的历史,从早期的《石器时代》、《金庸群侠传》到近年的《魔兽世界》、《梦幻西游》,几乎所有网络游戏点卡他都收藏了。王永墨淘卡的渠道不单局限在卡市,而主要是通过网络淘卡。2007年9月,王永墨在网上看到有人叫卖《金庸群侠传》的绝版点卡,当下就喊价1000元。可卖主却不买他的帐,王永墨最后加到3000元,卖主还是不肯卖,王永墨只得放弃。随后,他在重庆出差逛电脑城时,竟发现一家小店的柜台里居然有这张卡。他欣喜若狂地与老板攀谈起来,谁知道老板是个外行人,对这张废卡不屑一顾,仅仅用了15元就卖了。
60元舍不得 他错失万元“极品卡”
马老爷子说,要收藏卡还是要靠眼光,因为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卡并不多,所谓“极品卡一张,普通卡百箱”。由于不识货,有些卡友会错把极品卡当普通卡错过,郑志忠就遇到过这样的事。1996年,郑志忠在卡市里转悠时,一个老婆婆向他兜售一张名为“第8套电信新业务”的电话磁卡。他瞄了一眼这张30元面值的电话磁卡,随口还价50元,谁知老婆婆非要60元才卖,郑志忠便打消了买意。可几天之后,郑志忠提起这事时,其他卡友却大喊起来:“这张开通卡的市值已经超过1万元了,你居然60元都没舍得买,你牛!”从此,郑志忠在耍卡收卡时都会再三研究,生怕再因为不识货而错失极品卡。本报记者 颜帅 报道
视觉延伸
成都卡友于2007年12月29日成立了四川省收藏家协会集卡专业委员会,成立时还发行了两套不同款式的纪念电话卡。一到周末,这些卡友就会带着自己的集卡本,来到成都的卡市闲逛。他们为自己的卡藏制作过专门的集卡册,还专门建立了耍卡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