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文交所行情连创新高,以南京文交所为例,第一季度成交额已经大约相当于去年的成交额的总和。随着文交所行情的深入,目前行业内外都有一些新看法。笔者认为:在政府正确的监管与引导下,文交所的创新为文化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收藏文化通过互联网金融方式推广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一、 以钱币和邮票为主体的收藏文化传承中国记忆,有利于凝聚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
收藏品有很多种类,最近几年的和田玉,红木等收藏品一
直是小众收藏,是高收入阶层圈中炒作的筹码。而钱币和邮票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发行的汇聚中华文化精粹,承载共和国历史的一张张国家名片。我们都知道,钱币和邮票收藏是改革开放后在神州大地上悄然兴起的,没有任何外力和资本去引导,原因无非是中国的名山大川、琴棋书画、伟人名家、历史名著、各民族民俗等中华文化精粹通以钱币和邮票为载体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喜欢钱币与邮票的普通群众,构成了热爱中华文化,并对国家有极强认同感的群体。钱币邮票收藏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向后人传承记忆,提高中华民族认同感,有利于提生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核心价值观面向国内外的传播和树立。所以,钱币邮票大众收藏文化从本质上就确定了与小众投机收藏的区别。
二、 电子盘交易利国利民,不应单方面否定。
一个新生事物发展壮大,游戏规则需要所有参与者不断根据发展进行调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就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发展曾指出:“未知永远大于已知,一个新事物刚刚出现,还没有完全弄懂它,就要管,要去规范,那很可能就要把它扼杀了。”总理的话,掷地有声!
文交所的体制机制当然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创新,但刚刚有点规模就开始谈叫停,这一论点是否正确我们从总理的讲话中不难发现答案。笔者个人认为,电子盘交易带来的收藏文化传播,是利国利民的。
一是电子盘交易带来的关注,势必引起收藏文化的广泛传播,而钱币邮票是由国家发行的,具有面值或等同面值的法定货币和票据,收藏人群的扩大,能够为国家增创收入,收藏文化、收藏品如果能借互联网经济向海外扩散,更能为国家财政带来直接收入。
二是以钱币和邮票为主体的收藏品市场历来是中国第二大投资市场,通过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广,当数万亿的收藏品市场市值全部进入互联网线上交易时,每天将有不菲的资本流动,国家完全可以考虑类似征收印花税的模式增加财政收入,甚至可以把邮票钱币的发行渠道全部归统到电子盘上来,直接增加财政收入。
三是钱币邮票收藏一贯以“储财、益智、怡情”为其主要功能,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是实现全民收藏的重要捷径,全民收藏时代的到来可以让“储财、益智、怡情”功能实现最大化。君不见,每年在麻将桌上、牌场上消耗的资金究竟有多少?如果这部分资金转向收藏文化,群众的兴致都从乌烟瘴气的牌场上转移到对保罗中国万象的藏品文化研究,从而鉴别收藏品价值上来,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三、 文交所与其叫停,不如引导与扶持。
在中国,无数新生事物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文交所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的现象确实存在。但笔者认为,真对此现象,有些个别的声音建议过“叫停”这种手段去搞一刀切。这个产业的未来,笔者上文分析过,无疑是有光明前景的。抓好顶层设计,提升入场门槛,采用现代经营理念,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恐怕远远比叫停更能推动新兴业态的发展。特别是对那些市场的先行者,已做出相当业绩,具有公信力、影响力、发展潜力以及不断增长的投资者人群的文交所应当予以支持,通过股份改造提升现代经营能力,加大政府监管与支持力度,出台更多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政策,确保这个新兴产业链通过正确的平台,在正确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既不开倒车,也不过快冲出车道。这才是实干的态度,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态度,自信的态度。
在中国,永远不缺评论家,而缺撸起袖子的实干家,每个行业都有实现中国梦的机会,广大中国文化、钱币邮票收藏文化的爱好者,应该有一个能够实现自己中国梦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