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90年代末至2003年,中国内地收藏市场渐起,万达集团王健林和郭庆祥合作的玥宝斋首先开启了内地市场的“吴冠中热”。他们从1997年起陆续买入近百张吴氏作品。不过这一时期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的华人买家仍然非常活跃,他们仍是许多高价作品的买卖者。
2004年开始,中国内地艺术市场全面打开,具备成熟市场培育背景的吴冠中在内地首先得到认可,吴冠中作品也纷纷从海外回流,一二级市场同时展开对吴冠中 的关注。2006年,吴冠中油画《长江万里图》就曾以3795万元在拍卖场上成交。北京卷石轩美术馆也开始陆续购买了吴冠中作品四五十件。此后,吴冠中艺 术市场“主场”又回到中国。
吴冠中:叫座的市场
中国拍卖行陆续成立后,吴冠中在二级市场的成交价成为吴冠中的市场指导价。如图1所示,吴冠中艺术市场在2006年达到一个峰值,2007年,吴冠中因其 作品的拍卖总成交额达3.7亿元而名列“胡润当代艺术榜”榜首。按照相关统计,他的作品在拍卖场上上拍的已达到1971件(次),已成交的达1236件 (次),成交率为63%,总成交金额高达15.4亿元。他的作品成交价超过100万元的近400件,超过1000万元的有9件,超过3000万元的有5 件。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2014年,吴冠中在拍场共上拍1260件作品,成交1052件,总成交额为29.36亿元,总成交率为83%,平均 45.67万元/平尺。如图1所示,从2003年至2014年,吴冠中作品成交额在“M”曲线基础上呈上升趋势。2004年秋季至2005年春季形成国内 市场的第一个高峰,但2006年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期,不过随后市场价格一路追高仅在一年之内便超过此前高峰,到达一个新的峰值,此后虽呈现下滑趋势,但 在最低值也和前一高峰(2004年前后)持平。
2010年,吴冠中逝世,拍卖行纷纷举办吴冠中纪念专场,2010年至2012年又恰逢艺术市场整体暴涨期,使得市场本就在高速上升期的吴冠中市场在 2010年至2011年间无论是作品上拍数量、作品成交总额、单件作品平均成交额都超出此前,并实现倍数增长趋势,形成吴冠中又一高峰。但是,吴冠中也没 能躲过2012年市场“腰斩”的命运,在经过了2年的上升期后,吴冠中作品随市场大走势一起呈现大幅下滑。但由于此前两年的作品价格呈倍数增长,所以虽然 经历市场腰斩,但最低值也高于前一个市场峰值(2005年前后),并且在一年后,即2013年秋季再次经历一个小幅度市场峰值。
但是,不排除2011年之后的市场呈现一种价格虚高。从2000年以来的成交率来看,成交率超过90%的为2004年秋至2005年春;2007年春至 2007年秋;2009年秋、2010年秋和2012年秋季。前两个时间段和2000年以来吴冠中的前两个市场峰值吻合,但2011年前后和2013年前 后的市场峰值却没有带来同样可观的成交率,只接近90%。
此外,虽然吴冠中一生“产量”较大,但是仍不乏有作品频繁上拍,这也是近年影响吴冠中作品价格的因素之一,但据行业人士介绍,吴冠中精品多数藏于美术馆 中,此外,一部分仍然流传在海外市场,一部分已于2010年吴冠中逝世后再次交易,藏于各资深买家手中,非轻易也难得上拍。而频繁上拍的拍品多数是吴冠中 中等质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