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昆石在古代虽以“瘦、皱、漏、透”之形而闻名,但同时亦用“晶莹、洁白、玲珑、剔透”八个字来显示它的与众不同。细细研究,它确实与现代赏石“形、质、色、纹”四要素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它收藏的标准和尺度却与其它的石种大相径庭。
(一)昆石的鉴赏
1、昆石外形具有玲珑之美
昆石古时俗称玲珑石,外形精巧细致,空洞贯通,窍孔遍布,通灵剔透,皱摺波动,凹凸分明,自然天成。它委婉俏丽,小巧玲珑,流露出透风漏月的美姿。那婀娜多姿的形态所透出的美的意蕴和境界,使人的思绪也随之飞扬,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
2、昆石具有内在之美
其它的石种欣赏的是纹理美与形态美,而昆石却表现的是“内在之美”。由于它是石英晶簇结构,内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所以说,昆石也是典型的缩景天然艺术品。一方精美的昆石其内在结构之美,人人看了,都会惊叹不已,难怪苏东坡会说:“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细细观赏,就会惊奇地发现,在昆石的体态中无不展现了洞穴中奇景林立的景象,而峥嵘的巨峰、委婉曲折的纹理、低洼的深谷和宛转之盘旋、峰岗之突兀,终使观赏者意境幽远、思绪万千。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昆石内在之美要借助放大镜才能观之,这是昆石独特的近视审美方式,也是昆石自然美的独特表现。
3.昆石石质具有玉质之美
我国考古专家项春松于2006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玉’的实质就是‘石’。所谓石之美者,指的是色泽温润、纹理丰富,声音清脆、富有柔性、细腻、亮洁,具备这些条件的‘石头’就是‘玉’。后人习惯并称为‘玉石’,并将与玉相似或相近的石英、燧石、玛瑙、翡翠等也都列入‘玉’的范围之内。”这样,由于昆石原系石英晶簇形成的石头,也就名正言顺的可以称为“玉石”,昆石也确实具有质地缜密、光洁滋润、细腻均匀、颜色均一、微透明的特点。好的昆石具有一种特殊的玻璃光泽,不仅美而又显得十分高雅,足以陶冶人的性情和品格。正如东汉时的许慎,他在著名的《说文解字》一书中明确指出:“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量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谦而忮,洁之方也。专家项春松文章的标题是《世界万物玉最美》,也说“玉”为美之最。昆石从古代就称为玉石,产石之山又称玉峰山,产石之地又为玉山镇,说明了如玉般的昆石是多么的受到当地人们的尊崇和喜爱。
4.昆石之色具有素雅之美
通体洁白如雪是昆石与其它石种的最大区别。昆石之色高贵典雅,犹如幽兰的清香;昆石之色清新脱俗,犹如白(玉)兰的醇香;昆石之色光亮明快,犹如琼花的暗香。白色显示光洁滋润、柔和生香,确具素雅之美。
5.昆石具有特殊的意蕴和气势美
昆石具有天然的雕塑美,通过观形、品意、窥内、悟道,从中可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晶莹洁白的身段犹如天上仙子那般高雅雍容,超凡脱俗;它玲珑剔透的线条和多层次情景交融的形态,正如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所描述:“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观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的缩景艺术。而昆石精品确已达到缩景艺术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二)昆石的收藏
昆石的收藏,要在掌握“晶莹、洁白、玲珑、剔透”八字鉴赏的原则之下进行,这“八字原则”虽然形成于古代,但也完全符合现代赏石“质、色、形、纹”四要素。“晶莹、洁白”是昆石区别于其它石种的标志,而“玲珑、剔透”则是昆石艺术的精华、艺术价值之所在,是其它石种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说,在收藏昆石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昆石是否空灵
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一次在石友家中玩,碰巧有人来买昆石,石友给他挑了一块。他一看,形态尚可,但较墩实,不空灵,他放下昆石扭头就走,并说愿意出大价钱买空灵的石头。这种现象我多次看到。从中可看出昆石的“空灵美”尤为爱石人所重视。昆石的空灵,是昆石形态美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意味着它符合“皱、瘦、漏、透”的外形。墩实的昆石不可能出现空灵,只有“瘦”才有可能。石头空灵了,也就自然形成了由内到外的皱纹,凹凸有序,惟妙惟肖。有了空灵,“漏、透”就自然而成。所以说,具有了“空灵”就说明这块昆石的外形也具备了形态美,难怪喜欢昆石的人,要的就是空灵美。
“玲珑、剔透”最能体现昆石的神韵。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在书画领域里,它要求绘画应“形毕神出”,写字要“笔到韵至”。而昆石的玲珑剔透,则能达到神采流动、气韵高雅的境界。难怪元代张羽赋诗赞美昆石:“昆丘尺壁惊人眼,眼底都无蒿华苍。隐若连环脱仙骨,重于沉水辟寒香。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与作先生怪石供,袖中东海若为藏。”诗人从昆石的洁白和空灵中感悟到名山大川的神韵,用“立雪”、“生云”来描述昆石的灵秀,这正是千百年来昆石为人们所崇爱的魅力所在。昆石之体如皱摺颇多,纹理纵横,起伏多变,但见峰峦层叠,神骨尽显,也同样极具观赏价值。但石块墩实,平坦少纹,则为昆石之下品。
2.看石质
石质晶莹玉质感强,色泽光洁交相辉映,晶体洁白,表面光泽悦目,没有灰白之感,则为昆石中的上品。鸡骨峰、雪花峰由于符合上述要求,所以是最佳石种;海蜇峰、胡桃峰其白的石质中夹带一些淡青色,但玉质感还是相当不错。杨梅峰、鸟屎峰等品种石质稍差,白中泛灰,有“污”的感觉,但在各种自然形态上均有水晶晶体,闪闪发光,也别有韵味。
3.形体要完整
昆石的置放,应将最佳的一面亦即将空灵面或最具皱纹面作为正面来放置,而将差的一面作为背或底,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因此,无论石体的直立、横卧、侧倚均可作为昆石的表现形式,只要能显示它的最佳状态即可,但需要注意形体的完整和统一。尤其注意的是,整个石体不能有破损,更不能有断裂的痕迹,自然中产生的断裂线和损伤,可视为“自然天成”。即便是人为加工和修饰的石之局部,也要尽量顺“石势”而为之,做到不改变石的天然走势和自然造型。另外,石的形体不仅要求完整,还要曲折、多姿,有变化,“变中出彩”,就是这个道理。昆石的形体与其它象形石不尽相同,它不仅显示自身的峰峦叠嶂和涵洞通幽,还特别强调圆雕、透雕以及浮雕相结合的立体效果,其观赏角度也是多方位的。而其它形状的昆石,只要形体合理,也在收藏之列,一些形体呆板者则视为次品。
对昆石的形体,人们亦常提到“瘦与伛”;奇石本无“瘦与伛”,赏石论“瘦”,实是以石喻人,赋予其了人格化。汉代对美女的欣赏,常以蜂腰和瘦秀为审美对象,而在唐代则以美女长得丰满为美。而“伛”,则是石身上部稍呈前俯,以示有谦逊躬亲之喻。所谓“瘦”与“伛”,这仅是观赏者对石体外形的一种审美喜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不同的追求罢了。
4.追求整体意境
收藏昆石不单纯追求奇特,更要追求其整体的诗情画意。要求通过昆石的外表“质、色、形”的表象,来揭示其内在的“清、雅、古”,从而引发丰富想象,激起二度创作的灵感。也就是说,对昆石的鉴赏既要追求其客观上的完美,也要追求其主观情感的抒发,才能进入辨证统一的艺术世界。对于那些内容直白、缺乏余味的石头,则等下视之。
5.石与座要匹配
昆石鉴赏以文窗清供为主,而架座是成品昆石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人们将昆石配上造型古朴典雅的紫檀、红木或黄杨架座,或以绞腾、树根、粘脚等形式来显示昆石的空灵美。空灵的石与空灵的座,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彼此相得益彰,则更显得昆石韵味无穷。石与座不和谐,不仅不能彰显昆石之长,反而有累赘之感。
6.命题含蓄
昆石命题很有讲究,这是赏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能“昭彰奇石形神,提领观众入胜”。引导人们对石意和情感的思维融合,继而使石的自然美和人的心灵美相结合,引发遐想,产生意境,从而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对景物的命题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闪光点。而对昆石的命题要名实相符并有达意,更要含蓄,才能成为佳作。通过命题,可以想象到“象外之象”、“境外之境”和“弦外之音”,能使“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所以古代制石艺人完成一件作品之后,都要请著名的文人给昆石题铭,以增添昆石之精神境界,充分反映昆石的自然美,从而寄托人们对精神美的追求。如“冰清秀骨、寒宫舒袖、仙骨寒香、雪峰挂珠、瑶池琼台、洞天仙俯、玉树琼花----”等,这些富有诗意的题名,不仅含蓄,也增添了昆石之意境,更提升了其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