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有待开发的大金矿:关注1992年至2000年早期编年邮票
提示:1992年至2000年早期编年邮票板块被大量用于通信消耗,经过国家邮政部门六次大规模销毁,实际存世量已经不大,是座有待开发的原始大金矿。
当人们还在沉睡时,你已经醒来。当人们将要醒来时,你已经在行动。
1992至2000年的早期编年邮票由于发行量大,长期以来被称为“垃圾堆”。这一时期的邮票,自发行以来长期都是打折卖,按面值六折七折卖算是打折少的,通常是按面值的五折四折甚至三折甩卖。
与现在不一样,1992年至2000年,由于我国民营快递公司,手机和互联网都还没有普及,老百姓通过邮局寄信寄包裹非常普遍,邮票信销量很大。这一时期老百姓只需花半价就可以买来邮票寄信寄包裹,乐此不疲。邮政部门尽管主观上极不情愿,但事实上确实搞了一项半价邮寄的惠民工程。1992至2000年的邮票被大量用于邮政通信消耗,存世量大幅减少。
为了堵塞1992年至2000年的纪特邮票大量和大幅度打折用于邮政通信,造成我国邮政收入的巨额损失,国家邮政总局和各省市县邮政部门先后于1996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前后六次大规模销毁邮票,销毁范围全部为编年邮票,销毁的重点是1992——2000年的邮票,1992年以前的JT票不在销毁范围 。经过六次大销毁后,这一时期邮票的存世量更进一步减少。有关人士估算,1992年至2000年间发行的编年邮资票品,绝大部分已经消失,部分品种的存世量已经稀少。
近20年来被广大邮人唾弃的1992年——2000年的编年邮票是否值得珍惜和珍藏,时间一定会给出答案。从无人敢收集,个个如烫手山芋一样躲避,到如果一旦人们觉醒,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
众所周知,文革票是天量发行,之所以涨幅惊人,就是因为大量通信消耗,存世量稀少。可见,消耗是邮票升值的根本途径。
我国六次大规模销毁邮票简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