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很久以来,很多朋友都期盼着我再写一篇文章,谈一谈变化后的硬分币市场走向。我却因为工作忙碌而无暇顾及,抱歉实在是抱歉,非常感谢广大币友的厚爱与信任。
我曾经写过一篇《硬分币是好东西》的文章,原文如下:
2分硬*币要比5分硬*币的利润空间大,因为当年它被使用的最充分,消耗最彻底,量最小。2分最普通的硬*币3年内看好10元/枚,5分最普通的硬*币3年内看好8元/枚。
1分的虽然也不错,但似无尽头,因为从2005年起又在发行。
2分和5分的硬*币,将有可能会和第四套和1999版人*民*币纸币同时被宣布退出流通。
1992~2000年的盒装硬分币,相对独立,因大部分已沉淀,不便玩家开发礼品和炒作,短期上涨空间较小。
“五大天王”有价无市,建议不要去玩(均已沉淀,又没有量,且弄不好会买到假货,上当受骗)。好多其他品种的价位早已大大超过“五大天王”的了。玩其他品种不比玩“五大天王”效益差。
2005年以后发行的硬分币还有风险,因为真实的量不为人所掌握。
在宣布纸分币退出时,中国人民银行曾经用量非常有限的因过剩的2分、5分硬*币(仅有的库存全部出笼)试探性地满足市场需求(被迫将仅有的箱、盒、卷币拆开),结果印证发现,硬分币已脱离了生活实际,人们不要了。
但作为计量单位,分钱又少不了,在商场、银行等极少数场合,少给人一分钱,就有不少自尊心极强的人不愿意,要维权——去告商场和银行等单位。
随着官司的增加,并被反映到上面,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从2005年起又被动地出一些1分硬*币,以应对市场极少例外之需求。量肯定不大,但即使不大,对于个人而言,也是天文数字(因为没有分散——被人囤积,银行窗口都见不到),且可能长期象征性地发行下去。
但也不一定,因为新的1分硬*币仍然是老版(有些字是繁体、图案是国徽),不符合当代语言文字规范,也不符合国际上钱币由央行发行之惯例,应该长久不了。
另外,有的少数民族认为,硬*币上没有他们的文字,他们不予认可,不接受,不使用。所以,过去从西藏、新疆等地流出来的库存硬分币相对较多。
硬分币在我的执着推荐和出谋划策下,大家正在按我所指的礼品方向走,市场一天比一天好。
硬分币要做,就成件(箱)买。有志向的人,可往成件(箱)大、小全套方向努力,投资可能不是太大,但以小搏大,想象空间无穷。
这篇文章开头部分被币友在转发时改为:
2分硬*币要比5分硬*币的利润空间大,因为当年它被使用的最充分,消耗最彻底,量最小。2分最普通的硬*币3年内看好30元/枚,5分最普通的硬*币3年内看好8元/枚。
英雄所见略同。币友此举反映出大家对2分硬*币的看好,其眼光比我看得更加长远,看出了2分硬*币的价值所在,我所估计显得比较保守。
另有币友在转发时把这篇文章的开头部分更改为:
5分硬*币要比2分硬*币的利润空间大,因为当年它被使用的最充分,消耗最彻底,量最小。5分最普通的硬*币3年内看好10元/枚,2分最普通的硬*币3年内看好8元/枚。
这说明有相当数量的人都在关注5分硬*币。
我还写过一篇文章《将来普通2分硬*币 10元/枚都买不到》,原文如下:
2分硬币资源最奇缺。因为2分硬*币,当年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量最大,消耗的也最彻底,十几年前从银行里连成卷的新品就找不到。
1分硬*币因面额小,而有怀旧情结的人主动留存的多——在人们手中没钱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般人紧紧手都还是能留得起一盒两盒的(一盒也就占用10元钱,不影响日常生活),市场购买力因此相对小一些。
5分硬*币则因面额大(个人手里钱不富余一般都留不起),银行被迫库存了一些新品,过去从银行出来的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市场。不过,因为从银行里早已弄不出来货(没货)了,这种冲击已成强奴之末了。所以,5分硬*币价格也在稳健攀升,后市可期。
尤其是成件的2分硬*币,现在看来是明显有量(不是指件数多,而是指就25000枚/件)的筹码,将来肯定是耀眼的明珠。
等到人们反应过来,当按件(箱)作为套来收藏硬分币时,资源紧张程度就会立马凸现。
到那时,就不是一枚硬分币值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因为件少而)一件值多少钱的问题了。
届时,再算一算,一枚普通的2分硬*币10元钱能算贵吗?又能买得到吗?
据消息灵通人士介绍,2分、5分硬*币很快将同第四套和99版人民币一起被宣布退出流通。
2分的纸*币值钱,2角的纸币、硬*币也值钱,2元的纸*币更值钱,好像面额与2有关的钱币都值钱(有点儿唯心哈,呵呵~),那么2分的硬*币呢?想去吧!
(二)
先说1分硬*币,确实是好东西。但1分硬*币因面额小,而有怀旧情结的人主动留存的多——在人们手中没钱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般人紧紧手都还是能留得起一盒两盒的(一盒也就占用10元钱,不影响日常生活),市场购买力因此相对小一些。
同时1分的虽然也不错,但似无尽头,因为从2005年起又在发行。而且2005年以后发行的硬分币(还有风险,因为)真实的量不为人所掌握。虽然2005年及其以后发行的1分硬*币量肯定不大,但即使不大,对于个人而言,也是天文数字(因为没有分散----被人囤积,银行窗口都见不到),且可能长期象征性地发行下去。所以我当时不建议人们去过于关注1分硬*币,这应该是对的。
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继续发行1分硬*币的背景和必要性。国家要照顾到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心理,要考虑到有些(虽然量极小极小)特殊部门、单位和人群的特殊或极端需求,要考虑到结算当数字巨大时零头分钱所累计的附加的分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虽然1分硬*币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不顾客观实际是否真正需求而好似在无限期地发行,造成巨大浪费,但有迹象显示,它早晚要退出生产和流通,只是在象征性地发行。因为新的1分硬*币仍然是老版(有些字是繁体),不符合当代语言文字规范,应该长久不了;而且它没有像现有的其他硬*币一样,规范地将币面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与老旧1分硬*币混合流通也不利于提高流通中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这反映出它的生产和流通的过渡性,而不具有长久性,因为决策人士根据国内外的类似实际情况,考虑到它很快就要退出,就用不着再耗费人力、物力重新设计了。
所以,当今年5月5日加拿大等国宣布停止铸造硬分币时,我及时发出了《央视:硬分币退出生产和流通为期不远了》讯息,全文如下:
今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加拿大日前铸造完最后一枚一分硬*币后,不再铸造一分硬*币了,因为铸造成本高于一分钱。但“分”仍作为计量单位。
这对中国硬分币市场是个极大的利好,有了国际先例,中国也会这样做。硬分币退出生产和流通为期不远了。
接着,我又发出提示:2012年1分硬*币新包装(量少)的出现和它的难产(迟迟不出来),表明硬分币仅仅是为了照顾极少数极少数边远贫困地区社会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心理,象征性地生产一些,正在淡出生产和流通。121是过渡性硬分币,硬分币逐渐就不出了。121的量至少又比051的量要减少50%左右。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写了《硬分币的退出速度将加快》: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硬分币将更加远离人们的生活,面值太小了,不管是富二代还是穷二代,人们都将用不上啊!硬分币的退出速度将加快。
现在看,关注1分硬*币的时机成熟了
(三)
再说5分硬*币,确实也是好东西。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几次较大的物价上涨,即严重的通货膨胀,当时社会急需大量面值稍大一点儿的硬分币。此时,5分硬*币应运被放大生产,1分硬*币不仅生产量上逐渐减少而且生产年份也在不断减少,2分硬*币被大量使用——其相对于1分,面额大;相对于5分,业已生产出来的多,在5分硬*币尚未大量生产出来(面额大的人*民*币品种因为带有探路性质,一开始印制量都小)之时,用着方便。还有,2分硬*币具有1分、5分硬*币无法比拟的找零功能。所以2分硬*币的旧品,相对于1分、5分硬*币来说最多。
殊不知, 5分硬*币被生产出来之后,国民经济形势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分币使用领域不断缩小,使用数量越来越少,分币在货币流通中的作用逐渐减弱。在此情景之下,莫说分币用不上了,就连紧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求、新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大面额纸*币50元、100元的票子都供不应求,所以生产的5分硬*币除被盲目地(不盲目不行,太沉又太占地方)大量投放市场外(事实上没有怎么用,又新崭崭地被银行收回上交封存处理),少量没有投放出去的都被银行原箱库存了下来。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支出还是捉襟见肘之时,即使是具有收藏意识的人也不得不迫于生活的压力,感到很无奈——5分硬*币则因面额大(个人手里钱不富余一般都留不起),银行被迫库存了一些新品,过去从银行出来的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市场。
随着分币使用量的下降,从2003年7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在发行库对纸、硬分币实行了只收不付,纸分币大多数处于沉淀状态并且残损程度较高,实际上硬分币也是如此。
分币使用领域不断缩小,分币在货币流通中的作用逐渐减弱,公众及有关方面时有关于停止分币流通的建议。考虑到分币在银行、超市、医院、税收、电信等部门尚有一定数量的客观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4月1日起对第二套人*民*币纸分币实行停止流通,第二套人*民*币硬分币继续流通。从2007年至今又是五六年了,所以,第二套人*民*币硬分币(过渡性地继续流通)快该寿终正寝了。
每当一种旧的钱币退出流通,其在收藏市场的价值就会提升。为了防止这种现象被过度放大和避免出现人们一时半会儿无法接受使用了50多年的分币退市的现实而无端造成“物价又要上涨”的心理恐慌,也是为了消化库存,中国人民银行在2006年9月30日前一次性投放了全部库存的人*民*币硬分币。而在宣布纸分币退出时,中国人民银行曾经用量非常有限的因过剩的2分、5分硬*币(仅有的库存全部出笼)试探性地满足市场需求(被迫将仅有的箱、盒、卷币拆开),结果印证发现,硬分币已脱离了生活实际,人们不要了。
其间,没有见到1分硬*币出来,说明1991年以前的1分硬*币确实没有任何量了,否则,也不会出现时隔多年以后2005年又突然发行新的1分硬*币了。现在还能够见到有量的成件的5分硬*币,就是这个原因形成的,它也几乎成了“最后的蛋糕”和“最后的晚餐”了。我注意到,最近有人做5分硬*币做得很成功。当时成盒的2分硬*币出来了一些,在省会城市,一家门面银行配额一至两盒,有的门面银行压根儿就没有配到,成件的公开场合更无人见到,仅此而已;随着人们一年来的情有独钟,市场上硕果仅存的成件的2分硬*币,拆箱的拆箱,惜售的惜售,已不多见了,相信今后见到成件的2分硬*币的机会将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