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JP6区票展发行量仅38万枚,但其存世量并不是最少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JP6发行是在85年10月13号,就在当年秋季以前,中国集邮史上迎来了第一次集邮高潮,因其马路市场售价已高于面值,很多人从邮局拿出来,不舍得再邮寄,就保存下来了。但是JP1到JP4是在85年4月15号以前发行的,很多被群众购买来实际使用,消耗量非常大。其中JP1因为发行量稍大,并不太缺。但JP2、3、4是邮资片里面最缺的三个品种,尤其是JP3。我十五年前经营邮资片大全套的时候,经常因缺JP3、4不得不以次充好,或生意做不成。
当年我是市场第一个主做邮资片大全套的人,每月销量约五十本。五年下来约销售出去三千套。这些邮友多是自己喜欢而收藏。目前价格虽是比当年售价高出不少,但这些人给多少钱都不会卖的。JP6这些早期邮资片,除去实寄的,还有当年国家发行时,每个品种加盖了五万枚首日发行纪念戳。当总公司盖有纪念戳的售完以后,许多邮民纷纷拿着手中的新片加盖北京等地分公司的邮戳。JP1到JP7估计被广大邮民又盖戳了五万枚。
JP6是抗战题材,今年恰逢抗战胜利70周年,耳闻市场有人收购做产品册,随后国家从JP32观光年开始,国家将发行量增加到二百万枚。之后因集邮需求量大,不得不加大发行量。直至疯狂的1999年五四运动发行到七百余万枚。之后随着集邮浪潮的退去,邮局里库存积压越来越多,国家采取集中销毁,将大批未售出去的JP片和各种邮票扔进了纸浆池,我不知道从哪里能查到当年销毁的各个品种的数量?从JP90大坝开始,到JP117,国家将发行量稳定在三百万左右,可惜,仍不能全部销售出去。国家邮电部门急了,从JP128妇女大会开始,突然减少发行量,直至JP167发行量不足百万枚。
我曾听一北京老邮民说,从85年起集邮非常火爆,87年发行JP12少年邮展的当天,他骑着自行车满北京找,想购买JP12,却发现各个邮局门口都被青少年排起了长龙,又是盖戳又是实寄。我以前曾经纳闷过,JP12邮展题材不好,为什么长期缺货?听老先生讲完,我才恍然大悟。我还亲眼见过某集团单位在JP6上加印文字,庆祝本集团某集邮协会成立。约加字了几千枚。
这么算下来,JP7以前的存世量,每个品种几乎不到十万枚。其中约五万枚被铁杆集邮迷永久收藏,很难返销到市场。目前集邮者手中的这七种发行量最少的早期片,因当年大家对早期的品相意识不足,多数有折角,受潮等问题,从我收购近一年来的经验中发现,JP7之前的邮资片因品相不合格被退回去的约三分之二。我96年开始经营早期邮资片,至今只见过JP1有一个原包,在南方某邮商手中,JP5有一原包在垃圾王手中。还听说有两包JP6,但是不能确定是真是假。再往后面说,我曾经从某省邮票地库里面挖掘出一套JP10原包,品相绝佳。再有后面JP11、JP12均未见过原包。目前市场上我亲眼所见的还有两个原包台胞,可惜品相中等。
综上所述,估计市场目前可流通量不到五千套。谁让我看一眼JP2、3、4、7的原包,我给五千块钱观赏费。不开玩笑啊,真的!在此立证!但小心我给你吃掉啊!哈哈......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邮资片的价值正在被广大喜欢收藏的朋友们所认可。啰里啰嗦,不知所云。累了,今天到此为止,明天继续讲述邮资片的一些故事。谢谢大家劳神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