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未来几年我国1年期存款利率可能会将到0.5%或0.5%以下,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低利率时代。
继续把存款放在银行,财富将快速的大幅度缩水!
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到银行存款,富人到银行贷款。结果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
穷人将钱存到银行,实际上是补贴了富人和大企业 。
穷人过多存钱给银行,自己并不受益,反而受害。
成都的汤玉莲婆婆就用活生生的事例解读了林毅夫的话。
1977 年汤婆婆在银行里存了当时可以买下一套房子的 400 元钱,一忘就是 33 年。33 年后,这 400 元存款产生了 438.18 元的利益,扣除中间几年需要征收的利息税 2.36 元,汤婆婆连本带息仅可取出 835.82 元。此事遂在网上引起热议。
在通货膨胀预期再次抬头的今天,我们能够从汤玉莲婆婆的事例吸取到什么经验呢 ?
汤玉莲婆婆的400元在1977年确实是一笔巨款 了。当时全国人均存款只有 20 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王燕鸣表示,1977 年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 36 元。当时这 400 元,足够买一套房子。
用万科的股票来为汤婆婆算笔账,1991年万科的配股价是 4.4 元,如果汤婆婆当时再添 40 元钱,就可以买 100 股。她若持股睡大觉至今,算上万科近 20 年以来所有的配送转和分红,她持有的股票市值将达到惊人的 152238 元 ( 复权价 ) ,投资收益为345倍。
汤玉莲婆婆如果在1980年用400元钞票购买成80庚申猴邮票,可以购买5000套庚申猴邮票,按目前1.2万元/套,她的资产合计有6000万元,增值15万倍。
很多读者可能不清楚,存款准备金制度很多时候其实是让商业银行合法地造钱 。
在这里给读者列举个例子,相信能让读者更理解这句话。
例如众多穷人们在商业银行存款了 10 亿元,假如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有 10% 的存款准备金率,其余 90% 可以用于放贷的话,读者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存款准备金率是表示商业银行只能借出 9 亿元,保留 1 亿元。
事实上,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商业银行借出的钱可以多次循环,最终银行借出去的钱可以是数十亿,甚至是可以借出90亿元,保留这10亿元,两者总数是100亿元,10亿元正好是100亿元的 10%。
也就是说,穷人有 1 万元的存款,只能开出 1 万元的支票,但收取 1 万元的存款之后,商业银行却可以循环释放出数倍的资金,穷人们要扩大财富,就必须辛勤工作、省吃俭用,但商业银行却可以不劳而获轻松放大财富。
因此,穷人过多存钱给银行,受益的并非穷人,而是银行。
这是由于穷人对银行运作体系的不了解,使得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轻而易举地凭空造钱,钱的价值因为造钱增加而被稀释,购买力就会下降,这用大家都明白的话说,那就是物价上涨了,穷人们存在银行里的钱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在物价上涨下,虽然穷人受损,但富人和大企业却能得益。因为与穷人并无多少资产不同,富人和企业有各种庞大的投资,在温和的通胀下,他们的资产都能受益、价格出现上涨,令富人的财富增加。
此外,如果穷人过多存钱给银行,将导致资金过度储蓄,消费减少,市场需求因此疲软,会冲击经济的表现。
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情况下,穷人把钱用于投资、进修,可能比单纯把钱存入银行更好。
中国2015年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5.69万亿元,如果目前这些存款还存在银行,按照实际通货膨胀率+隐性通货膨胀率=10%计算,每年将有13.5万亿财富缩水的,10年后这135万亿与实际购买力计算将缩水到47万亿,20年后将缩水到16万亿,随着负利率时代的到来,银行存款会逐步从银行流出,从而成都汤玉莲婆婆就是现在还存款到银行人们的命运的翻版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