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11月5日电(焦洋)11月5日,“一普晒家底”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钱币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收藏、保管、研究和展示黑龙江历史文物、动、植物标本与艺术作品的科研中心。收藏范围包括自然标本、历史文物、艺术品、古籍善本、俄文老档、外文资料等几大类,从时间上分古代和近现代。黑龙江省博物馆现收藏藏品总计已超过62万件,占全省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钱币既是商品交换的手段,更是研究当时各个时期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原始材料。馆藏的钱币从商代到建国后的都有,其中北宋的“靖康通宝”、元代的“扬州元宝”、金代的“承安宝货”、“任应和五十两铤”则属于国宝级珍贵硬币。而“民国黑龙江官银分号”、“民国哈尔滨总商会临时存币五角币”、“民国干省民国银行壹串文币”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所属部门专门印制和发行的,只在东北地区流通使用。另外,黑龙江省博物馆还藏有世界上票幅最大的纸币“大明宝钞”和最小的纸币“浙江地方银行一分币”、清光绪大清银行兑换券壹文币”,可为民俗的研究提供大量的珍贵史料。
为响应国家号召,遵照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要求,加强馆藏文物管理和保护力度,黑龙江省博物馆聘请了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货币专家杨君以及辽宁金融博物馆钱币专家刘磊,对馆藏的6700余套(件)国内、外钱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本次共展出展品钱币类藏品129件,同时的出版《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钱币精选》也于展览期间同步推出。
据悉,黑龙江省博物馆还将陆续举办“一普晒家底系列成果展”,不断地丰富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陈列展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