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解放日报:一些文交所极有可能虚构筹码卖给投资者

1楼
lhl2263 发表于:2015/11/7 20:36:00

解放日报:一些文交所极有可能虚构筹码卖给投资者

“一些不规范的交易所并不具备,它们通常以保证金来代替商品验货入库,至于商品是否真实、数量是否足够,交易所并不掌握;”

原题:网上“交易所”遍地开花,鱼龙混杂缺乏监管 收藏品“打新”热背后陷阱多多

解放日报 2015-11-07 03:35

图为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里,托管发行的邮币卡正在验货入库。毛锦伟摄

■本报记者 毛锦伟

参与茶叶“打新”竟亏掉7

1012,徐先生一直参与“打新”的沈阳一家邮币卡交易中心交易所平台发出公告,声称将要托管发行一批收藏普洱茶,有“勐海散茶”等6个品种,每个品种有900万包,发行价为每包4.88元。1014,交易所又增加了“曼糯生态茶”2个品种,发行数量同样是每个品种900万包。

徐先生以为,和以往历次邮票“打新”一样,发行价通常会低于市场价。一旦中签申购成功后,并不需要真正提取商品,可立即在二级市场以市场价抛掉,转手获利。而且,交易所“茶叶板块”的公告说明也让他吃了“定心丸”:一旦跌破发行价,持有人将以发行价进行回购。也就是说,毫无风险。

1015,徐先生将100多万元资金全部用于申购“曼糯生态茶”。1016,申购结果公布,竟然100%中签,而这情景在此前从未出现过。尚未来得及细想原因,1017,申购到的茶叶进入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却直线暴跌。几天下来,4.88元一包的茶叶,一直跌到1.8元,徐先生亏损已近70%

徐先生拨打交易所“400”热线,询问何时兑现回购承诺,但热线均以“不处理此事”为由将其打发。后来,电话干脆打不通了。见回购无望,徐先生只能在1.8元的价位抛光所有茶叶。

为何赚钱的“打新”这次会巨亏?徐先生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6克一包的勐海普洱茶,市场上现货价格不足1元,交易所定出的4.88元的发行价高得离谱,上市急跌就不足为奇了。

投资者称该交易所“不规范”

据记者了解,仅上海,参与茶叶“打新”者就有数十人,其中不乏亏损千万元的投资者。1020日前后,数名上海投资者前往位于沈阳法库县的该邮币卡交易所交涉,要求兑现回购承诺。迫于各地投资者压力,1022日,交易所发出公告,称要求茶叶持有人以发行价回购茶叶。一部分人得以挽回损失,但徐先生等早已止损出局的人亏损已定。

一位投资者向记者点破了茶叶“打新”背后的多个疑点:4.88元的发行价,是否为帮助茶叶商高价甩货?茶叶入市后,有人如预知会跌破发行价引发回购一般,一直在低价接盘扫货;一旦回购,扫货者获利匪浅,这些人是否是交易所的“连档模子”?或者就是高价卖出、低价买回来的茶叶商?如今全部回购,对于交易所来说,几款茶叶涉及资金2个多亿,3%的申购费也早已赚得盆满钵满,这是否也是早就策划好的?

另外,投资者们在法库县的交易所内并未看到茶叶的影子。交易所对此解释,茶叶并未入库,还存放在云南的茶厂里。2亿多元的茶叶是否真实存在,是否虚标数量,都是疑团。不少投资者判定,所谓的茶叶“打新”,更像是一出坑骗投资者牟利的骗局。

除此之外,这一投资平台还有多项不规范处。如没有严格的交易制度,怎么买卖全凭交易所说了算。据投资者反映,进入二级市场交易的邮票等收藏品,交易所会随心所欲地更改涨跌幅度,甚至会规定一些藏品只许涨不许跌,人为推高价格。最终的结果是,散户高位接盘后始终抛不掉,套牢在手中。

交易所鱼龙混杂,亟待监管

据介绍,由于证监会今年年初牵头开始打击非法白银、原油交易所,一些交易所便转而开设邮币卡交易所;而由于国内收藏市场热度不减,此类交易所便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从去年至今,全国各地已冒出类似邮币卡交易所30多个。

一名熟知情况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按规定,只有省级政府才有资格批文开办交易所,但现在很多交易所仅拿到市级或者地区相关部门批文后就开始营业,多为民营企业开设,一些尽管挂靠在地方文交所下面,但运作方仍是民营企业。目前,国内南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设的交易所是较为正规的。

有些交易所为了盈利,操作常不规范。正规交易所托管发行邮币卡,通常会严格审核商品真伪和品相,入库后再按照严格的交易流程来发行,发行价则由当前市场价为基础来制定。这些保证投资者利益的措施,一些不规范的交易所并不具备,它们通常以保证金来代替商品验货入库,至于商品是否真实、数量是否足够,交易所并不掌握;为了牟利,交易规则可随时更改; 发行的商品也不仅限于邮币卡,茶叶等一些并无收藏价值的商品也混淆上市……

与交易所遍地开花不相符的是,作为投资平台,这些交易所的监管方不明确,几乎处于零监管状态;也尚未形成行业规范,入行门槛非常低。投资者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全凭交易所自律。业内人士呼吁,茶叶“打新”事件给行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监管部门应尽快介入,出手监管。

“打新”,是股市常见术语,指的是利用大量资金去申购新股。由于发行价较低,参与“打新”,一直被认为是较为稳妥的赚钱方式。

随着投资市场的发展,如今能打的,并不只有新股。在一些邮币卡网上交易所里,流行起“打”邮票、钱币,甚至普洱茶等收藏品。这样的“打新”,同样被投资者认为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可市民徐先生最近参与的一次“打新”,让他在几天内亏损了7成。巨亏后他发现,收藏品“打新”中充满了陷阱。而“打新”热的背后,是类似邮币卡网上交易所遍地开花、鱼龙混杂、缺少监管的现状。

记者观察

该如何选择投资新品种?

从频繁跑路的P2P平台,到贵金属投资骗局,再到席卷了近500亿元的“泛亚”……近年来,投资者上当受骗的事已不是新闻。邮币卡交易所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从种种迹象看,这个领域内已然出现了坑蒙拐骗的苗头,值得投资者和监管层警觉。

综观这些投资骗局,无一例外都是新兴投资模式。尽管投资领域有别,但有着非常多的共同点:通常宣称稳定收益或者高收益、自己是如何权威如何可靠……但光鲜外表的背后,往往是信息造假、平台鱼龙混杂、投资信息不透明,以及缺少监管的真实情况。但在高额收益面前,投资者往往无暇顾及、甚至选择性无视那些影响投资安全的关键“细节”。

面对新兴的投资品种,投资者应该学会辨别风险、谨慎参与。专家提醒投资者:一是应该选择合规平台。是否合规,不是看网站上宣称的,而是要看平台证照是否齐全、团队是否专业、体系是否健全等;二是切莫盲目相信高收益。高收益的背后,往往就是违规操作。投资前认真比对收益,拿不准的应该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http://toutiao.com/i6214124825540035073/?tt_from=mobile_qq&utm_campaign=client_share&plg_dev=1&plg_usr=1&plg_vkey=1&app=news_article&plg_nld=1&plg_nld=1&utm_source=mobile_qq&plg_auth=1&iid=3195530109&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plg_uin=1

2楼
lhl2263 发表于:2015/11/7 20:36:00

文交所涉嫌非法经营罪——

   1、限制托管,使文交所成了纯粹的赌场,文交所可以随便取一点子某品种的藏品,这一点子藏品根本就不能代表该种藏品,却打着该藏品的名义在文交所开赌,这是不符合常理的,也是违法的行为;

  2、强制托管人拿出一些藏品来给人申购(即让一些人打新),涉嫌强卖。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文交所的这种行为涉嫌非法经营罪。

  文交所电子盘上的托管和再托管和上海、深圳股市中的纸质股票的托管是一样的,这些纸质股票的托管上市不受限制!这些纸质股票就是华夏文交所中的所谓“股藏”板块中的股票,如“琼民原(现为“中关村”)。

    电子盘上的再托管,不属于股市上的送配股,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7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