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文物认养是文化寂寞下的商业喧嚣

1楼
杨驰凯 发表于:2015/11/28 15:56:00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249座客家围楼,由于长年缺乏维护,渐渐变成废墟。如何保护围楼?始兴县开始了新的尝试———围楼“认养”:由有财力且对保护历史文化感兴趣者来“认养”围楼,成为古堡“堡主”,并对其进行修复和维护,也可进行活化利用。经过前期的探索之后,近日,新一轮“认养”已经开始。

  (1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风雨的侵扰,岁月的洗礼,在历史烟尘中,围楼古堡依然站立在滚滚红尘中,将自己的容颜展现在世人面前。然而,在灯红酒绿里,在步履匆匆里,珍贵的文物落寞着、孤寂着,甚至是死亡着。这是文化的落寞。目前,围楼的情况是这样的,有一部分已经乃入了文物保护序列,有一部分还属于没娘的孩子。

  对于这些文物,当地政府部门似乎也是有苦难言,他们说:纳入保护的文物还没有资金保护,更别说没有纳入保护的围楼了。这话似乎也有道理,在各种各样的现实无奈之下,围楼变成了真正的危楼。

  围楼既有古代中原坞堡建筑遗风,又带闽、粤、赣等地客家古堡建筑风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颇高,是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古堡。可以说,如此珍贵的文物如果轰然倒塌,则是中华文化的巨大损失,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如何办?当地正在探索“文物认养”,发动社会力量进行保护。保护的办法是这样的,由“认养”者出资维修和保护,其好处则是可以用于商业经营。这种所谓的“认养”其实就是一种交易。表面上看是一种创新,一种保护,而实际上更是一种伤害。不过,这也是文保部门的无奈,没钱没权何来保护?

  我们来看一个“认养”者的故事。这位“认养”者是银行的职工,他对“认养”的围楼进行了维修和加固,古堡内通了水电,有了Wi- Fi,还改造了洗手间。围屋内原有的11个房间变成了客房,又按围楼的风格建起了两层小楼,作为会客厅和餐厅,并在后面砌起石墙围成小院,在这里做起了生意。

  我们仔细想想这是文物保护吗?这其实是“利用文物”、“榨取文物”,文保部门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投资“认养”后,就会榨取文物的剩余价值,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对于私人来说,也没有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他们的维修和改造就可能是破坏性施工。对文物最好的保护是不改变原有用途、原有风格、原有外貌。而当商家为了自身利益进行改造,并且在建筑附近修建其他建筑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保护而是破坏了。

  最近几年,不断传出各地以开发名义破坏文物的行为,也有很多关于文物在无人过问的情况下倒塌的报道。这反映出了一种心态,能够利用换来利益的,大家都趋之若鹜,而对于没有利益的,则躲得远远的,哪怕是列入保护的文物也“没钱维修”。文物保护是很专业的事情,“文物认养”也只是古堡的梦中童话而已。

  “文物认养”是文化寂寞下的商业喧嚣。这寂寞的是文化,热闹的是利益。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