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大明弘治年纹银一两

1楼
杨驰凯 发表于:2015/11/28 16:00: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大明纹银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大明纹银

  银子可分为足银和纹银两大类。足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0的称足银。纹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25的称纹银,也称“925银”。纹银通常是用92.5%银加入7.5%铜混合成。由于掺入了铜,其制成品在打磨后的光泽,比足银更加耀眼明亮。在明代,纹银是表示品质优良的好银子,但无具体的标准。到了清代才把纹银作为银子成色的标准,法定标准含银量为93.5347%。

  这枚明代“大明弘治年纹银一两”银元(见图),直径约5厘米,边缘厚度约0.2厘米,中间厚度为0.35厘米,重量为33.8克。面文中间为楷书直读“大明弘治年”,两侧分别为“纹银”、“一两”。背文为一硕大的篆书“寿”字。楷篆两体,端庄娟秀。“弘治”二字与弘治十六年(1503年)所铸“弘治通宝”小平钱中的一个版别风格甚为相似,颇具明代书体特点。包浆深灰色,陈旧老成,字口边缘光滑,磨损自然。钱风朴实无华,无任何纹饰。这是一枚最早使用“纹银”字样的银元。

  明代一斤等于585.769克,一两应为现在的36.1克,此币的重量应为八钱六分二厘,所以面文上的“纹银一两”是记值,并非记重,即它可以按纹银一两的面值在市场流通。

  此币在2000年宋志强编的《中国古钱币库》中有拓本;在华光普1998年《中国花钱目录》中,也有一个拓本,但外径较小,在4.5厘米左右,有边廓,钱文相同,系两种版别。大明弘治寿字银币,从形制看,显然是受西洋银元的影响而仿制的。

  这种仿西洋铸制银元也可称为银饼,清道光年间有福建漳州军饷银饼、台湾寿星银饼,咸丰年间有王永盛银饼,这枚弘治寿字银饼要比上述银饼早了三百多年。所以,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这是我国一枚最早的仿西洋铸制银元。

  大明弘治纹银一两寿字银币开创了我国仿西洋银元的先河,在我国银元史上应占一席重要的位置。纹银在推动当时的社会进步、改善经济结构、促进民生发展及国际商品贸易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