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生,长期在部队从事宣传工作,现为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离休干部、中华全国集邮联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集邮协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民间集邮交流会会长。曾被评
为“繁荣中国集邮文化人士”,2002年被授予全国集邮先进个人。
黎老在1946年念书时就开始集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管是兵荒马乱的旧中国,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甚至10年“文革”动乱,他都坚持集邮,收藏的邮票及各种邮品多达数万枚,其中不乏珍罕品。他主张,集邮要有徐悲鸿先生的“我行我素”的精神,不要让人牵着鼻子走,要提倡“自我集邮,开拓创新”;集邮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集邮要走出自己的路。
1984年是农历甲子年,他自费创办了《甲子邮刊》,并向海峡两岸邮人免费赠送。其宗旨是统一中国、振兴中华,沟通海峡两岸邮友。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台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集邮家张包子俊、《人民日报》社长邵华泽以及黄永玉、李琦、巴金、冰心、沈从文等人都先后为该刊题写刊名或题词。
1988年2月17日,他发起成立了海峡两岸民间集邮交流会,并被推选为首任会长,主编了两册《海峡两岸邮友通讯录》,为海峡两岸的集邮爱好者架起了一座沟通、连心之桥。
1991年,黎老首次发起海峡两岸集邮征文。征文题目是台湾邮友写《当我第一次收到大陆邮友来信时》,而祖国内地邮友则写《当我第一次收到台湾邮友来信时》。海峡两岸邮友的征文纷至沓来,反响非常热烈。
黎老集邮近70年,锲而不舍的集邮精神感染着每一位与他交往的集邮爱好者。他在编刊之余仍笔耕不辍,近十多年来,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南方周末》、《读者》以及集邮报刊上发表文章1000多篇。
他不但集邮成果丰硕,而且乐于助人,受到广泛的尊敬和钦佩。凡是有集邮爱好者向他索取邮品、邮刊,或是向他讨教集邮知识,他都有求必应。豁达宽厚、待人真诚的黎老将一直是我们人生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