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正在下一盘大棋,欲大举分食内地商品市场业务,期货、现货等商品市场将如何应对?
商通社获悉,有消息称,4月28日港交所选举一个大宗商品专家进入董事会,任非执行董事,此举意在为5月3日港交所在深圳前海设立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业务做铺垫。这意味着,港交所欲全面布局内地市场,在由沪港通、当前的深港通之后,进而进军期货、现货大宗商品市场。
早在前两年,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直言,连接中国香港和内地的商品通业务正在积极准备中,但时隔两年后,一直未有任何进展。商通社专家王邦此前曾与李小加有过交流,当时的李小加已经毫无掩饰了港交所的一系列大动作,从沪港通到深港通,再到这次设立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港交所将直接打通连接内地和香港的证券、期货、现货业务。
商通社获悉,这次港交所设立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涉及现货市场中的远期、掉期业务,虽然交易机制还未被外界所知,但不容置疑,这将为接下来的商品期货业务作出充足准备。
2012年,港交所斥巨资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收于囊中后,积极拓展国际商品期货业务,当时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曾一度被业务认为:中国商品期货将马上“国际化”,期货公司境外代-理业务也会同步放开,更有当时中国国际期货、中粮期货和永安期货获得证监会批准的境外代-理业务试点工作,但三四年过去,此项业务迟迟未有推进,这次港交所的“搅局”,或将全面推动我国商品市场的开外进度。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LME贡献了港交所集团20%的收入,重要性不断提高,港交所更希望实现将这个平台与庞大的中国商品市场对接。4月27日,港交所董事、总经理毛志荣公开宣布,港交所将选择在深圳前海设立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目前该项目正处于筹备阶段,等政府批复下来即可上线运营。
港交所大举分食内地商品市场业务,期货、现货将如何应对呢?
有业内人士向商通社举例说明,虽然港交所申请设立大宗现货交易平台,但目前的交易机制和规划还未清晰,短期对现货交易市场的影响还言之过早,即便港交所确定全面布局内地现货市场业务,但就目前现货市场的现状来看,似乎很难对各个区域机构产生很大影响。
商通社了解到,港交所此次设立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或是为商品通的推出做铺垫,虽然目前各情况反映来看,矛头直指现货交易市场,但不得不注意到,期货市场或是最终的目标。
基于此,商通社专家认为,面对港交所的大举分食举动,期货行业应当加快国际化准备工作,除了做好商品通的准备工作,还应当加快对国际商品期货市场的学习。对于现货交易市场,现货交易平台应当尽快找准定位,发挥出为区域商品市场和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
资料显示,港交所在1月出台的《战略规划2016—2018》,勾画出了港交所及香港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蓝图。其“主要大宗商品战略计划”共有四项。1.丰富产品种类,贵金属、钢铁类金属产品等通过LME和香港期货交易所交易上市。2.实现“伦港通”,引导更多亚洲资金参与LME的交易,透过香港进行交易及结算。3.在内地探索建立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及融资平台,旨在树立贴近现货市场的内地大宗商品基准价格,并使其国际化。4.实现大宗商品合约互补,内地基准价格国际化,最终实现市场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