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船上有清道光年间宝贝1060多件 近百种钱币铺满舱底 建造它的奇珍异木来自十多个国家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6/5/24 9:4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部分大小形制相同的青花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五彩盖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青花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青花灯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班牙银币

宁波“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获考古学界最高质量奖

5月21日上午,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宁波“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获得“田野考古奖”的殊荣。

“田野考古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最高质量奖——获奖的21个考古项目,是从2011-2015年全国数千个水下、地下考古项目脱颖而出的。

“小白礁Ⅰ号”的考古发掘,是浙江省首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4年来,上千次艰辛潜海掘宝,宁波人终于斩获殊荣。

关于这艘沉船,发现的宝贝究竟有多少?官方的数据是:1060余件!

关于这些宝贝,就让我们从100多年前说起……记者 程潇龙

带着上千件宝贝沉没的“小白礁Ⅰ号” 填补了中国考古界古船系空白

重见天日之前,“小白礁Ⅰ号”一直静静地躺在渔山岛附近小白礁22米深的海底。直到20多年前,一个叫牟永根的当地小伙子,在和同伴捞海螺时才发现了它。

关于那次航行与沉没的时间,目前考古界的推断是:1821-1850年(清道光年间)。

这个时期,正是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商埠的前后。宁波港所在的城外三江口北岸,商铺林立、千帆竞发。

“小白礁Ⅰ号”出发时,船上装载满了瓷器、陶器、铜器、锡器、石器和木器等上千件。

关于此行的目的地,历来争议很大:一说是东南沿海,一说是日本,另一说是南洋东南亚。

最近,大家都倾向于南下这一说法。在清道光年间,宁波海上贸易有两种:一种是北方贸易,到山东、天津这一带。另一种是南方贸易,出了宁波往东南沿海走。

当时的船商,里面有广东商人、福建商人或宁波本地商人。船只有宁波造、广东造、福建造的。目的地多为福建、广东等地。

商船沉没的渔山岛小白礁,正处于中国远洋航线的必经之路。

一些航海志书里不断提到,这里的礁石很多,提醒大家开船经过一定要倍加小心。

这是一次突然性的灾难,船员们都仓皇逃生(考古现场没有发现人类残骸),而满船的货物根本来不及搬走。

世人很快就遗忘了它,包括它的名字、船长和货主。

谁也没想到,被遗忘的“小白礁Ⅰ号”,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成为了一艘伟大的船只。

古代的沉船、尤其是海洋沉船,因为潮汛的冲刷、海水的腐蚀等多方面原因,至今完整保留并被发现的很少很少。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袁晓春说,1984年在山东蓬莱水域发现4艘古船,这些船的年代分别是宋、元、明,唯独缺少清朝。所以“小白礁Ⅰ号”沉船的意义,对考古界的中国古船系来说,举足轻重。

青花瓷历经100多年海水冲刷

色泽依旧光鲜

目前,“小白礁Ⅰ号”成为渔山岛唯一一艘被发现的水下沉船。它被泥沙埋在海床上,一百多年没被人发觉。

道光年间的青花瓷,是宝贝中的“主角”。虽历经一百多年的海水冲刷,依旧光鲜闪亮。

碗、盘、碟、罐、灯盏、器盖……这些宝贝的大小形制相同、按年代统一井然置放。专家从其特征考察认定,它们是景德镇的民窑烧造,且没有使用过的痕迹。

这些青花瓷质地细密,釉面莹润。宝贝上的纹样,多是缠枝的花卉,色泽明艳令人爱不释手。

大部分青花瓷的底心,都有年款,“道光”款居多,也有“嘉庆”款。

令人欣喜的是,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五彩瓷,胎质细腻如女孩肌肤。

令人惋惜的是:因海水侵蚀,器物上的色彩脱落严重,图案大多斑驳模糊。

沉船上有一把“孟臣”款紫砂壶 船主是一代巨商?

沉船里,在一堆“青色”中,一把紫砂壶特别显眼。

这是“小白礁Ⅰ号”沉船上独一无二的一把宝贝,特别是上面落款“孟臣”,令考古人员异常兴奋。

孟臣是明末清初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一生制作的紫砂壶数量不多,但是每一件作品都会极其专注地去完成。

近些年来,“孟臣”款紫砂壶市场上价格不菲,即使在2008年被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艺术品市场,众多收藏品只能低价甩卖,但“孟臣”款紫砂壶却逆势上升。

这只“孟臣”紫砂壶,也许是当时船主的生活用品。

如真是出自孟臣之手,那么船主的身份,由此变得有意思起来:他是不是一代巨商,或名家之后的儒雅人士?

乾隆通宝 嘉庆通宝 道光通宝

近百种钱币铺满沉船舱底

“小白礁Ⅰ号”上的宝贝琳琅满目,当然有钱币。

近百种的铜器铺满了舱底,多为铜钱,包括“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

考古专家拨去上面的泥沙,还发现了很多异国钱币:日本“宽永通宝”、越南“景兴通宝”等。

还有一枚稀少的西班牙银币,币面上镂刻着戴皇冠的国王图案,这种银币是在墨西哥铸造,当初在东南亚商品贸易中是作为硬通货流通的。在以前中国沿海考古中,这样的银币也多有出现。这些钱币,也再次印证了宁波这个国际贸易港口当年的鼎盛风华。

仅在东海 至少有2000余艘这样的沉船

在上千件宝贝中,还有一枚叶腊石材质的印章,篆刻着“源合盛记”四字。

“小白礁Ⅰ号”考古领队林国聪认为,“这应该是当年的两家商帮组成的,相当于今天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小白礁Ⅰ号”本身也是个宝贝,打造它的木材,有石梓、龙脑香、娑罗双、佩龙木、芳味冰片香等十多种树木,分别产自马来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越南、泰国、印度、孟加拉国、文莱、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国家。

它的船身结构,船体舱壁与框架的呼应,兼具了中国古代造船工艺和外国造船传统,被誉为古代造船技术中西合璧的首例实证。

遥想当年浩淼的东海海域,“小白礁Ⅰ号”这样的船只,绝不是一个孤影。从2006年开始推进的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已搜集到不少线索,浙江东部沿海如舟山、石浦等地,都发现有古代沉船的身影。

“要知道,仅在东海,就至少有2000余艘古代沉船,绝对是一座巨大的水下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队队长张威说。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