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熊女士用投资“换”来的邮票
◎《投资2万元,200天就翻倍?》追踪◎
昨日,本报以《投资2万元,200天就翻倍?》为题,报道了市民购买国玺实业(江西)有限公司(简称国玺公司)的理财产品,结果连本金都拿不回来一事。昨日,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们也遇到了此类情况,如今国玺公司大门紧闭,不知道自己的钱该向谁要。
讲述
投入2万元
换回几张邮票
“以前业务员天天向我推荐,我都没有相信,看到同事每个星期都能收到一笔钱才逐渐相信。”看到报道后,市民熊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投资国玺公司理财产品的情况。熊女士说,经不住同事经常在她面前炫耀,她就跟着去参加了一次讲座。
“里面至少有两百人,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听完讲座后大家都很激动,想着能赚到钱。”熊女士说,在之后的接触中,她亲眼看到有人提着袋子把刚从银行取出来的好几万元现金交到国玺公司财务人员手中,还有很多人跃跃欲试。熊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入2万元购买了一款“富民文化产品”。之后,对方送了她一套十二生肖青花瓷邮票。记者在国玺公司贴出的一张产品价格单子上看到,投资2万元可获赠邮票,投资3万元可获赠檀木珍藏毛笔,投资5万可获赠北欧咖啡具套组等。
“在去银行取钱准备投资前,我跟老公说了,他多次劝我不要乱投资以免上当受骗,我当时还埋怨他不知道投资赚钱。”回忆起当初投资的经过,熊女士懊恼不已,投入的2万元最后换来的只是一套最多值200元的邮票。
21日,熊女士已经向西湖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钱拿回来的希望已经不大,但是不能让骗子逍遥法外,让更多人被骗。”熊女士说。
借钱投资
结果被人追债
“去年7、8月份的时候就被人介绍接触到了国玺公司,我本来早就想投资的,一直不敢投,直到听了几次课,今年1月才开始投资。” 今年60多岁的陈大妈告诉记者,她于今年1月投入了1万元,发现每个星期都能定时返利而且还挺高,2月份就追加投了5万元,3月份又投入4万元,总共投入了10万元。4月份,国玺公司就再也没有定时给她返利,她投入的10万元才收到1万元的返利。
与陈大妈有同样遭遇的还有李大爷,此前,记者在国玺公司暗访中了解到,李大爷在国玺公司投入了20多万元,其中一部分钱是向别人借来的,如今投入的钱拿不到,还被别人追债。此外,记者了解到,有一部分市民除了自己参与投资外,还让儿女以及其他亲人也参与投资。
暗访
借口“富民就业”,让市民投资
如今,国玺公司停业。是什么魔力让如此多的人拿着自己辛苦积存的养老钱参与投资呢?记者在国玺公司一份老师讲课的材料中看到,该公司宣称,他们做的是文化产品,买了他们的文化产品,他们就会给一个推广的权限,让购买者成为兼职销售员工,公司会发放宣传推广费,让更多人参与投资然后发佣金。陈大妈告诉记者,要想拿到高额的宣传推广费,除了自己参与投资外,还得不断地介绍更多人加入进来。
此外,国玺公司还宣称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曾经是公务员。该公司打着响应政府“富民就业”的口号,而所谓“富民就业”就是用大家的钱去投资赚钱,再将赚到的钱给大家返利。
为了让人相信他们有实体经营,国玺公司宣称,他们正在跟某地政府洽谈一个3000亩地的养老项目,每个床位都有补贴。“我们通过公司高层领导跟政府的关系把这个项目拿过来做,扩大资产,实现投资收益翻番,最后再来返还给投资的会员。”该公司宣称。
蹊跷
一名老人劝投资者不要报警
记者此前以参与了投资为由来到国玺公司暗访,看到一些投资者正焦急地等待着公司拿出解决办法,而当有人站出来表示一直等下去不是办法,要去报警时,总会有一位年约6旬的老人以“自己亲身经历”来劝阻众人,让大家“不要吵,继续等待”。老人表示,他已经投进去10多万元,并且还向儿子借了好几万元,他都不着急。老人告诫大家,一旦报警,国玺公司的账号就会被冻结,到时候一分钱都拿不到,并表示国玺公司领导正在想办法解决。当记者问何时能有结果时,对方只说快了,马上就会有好消息。
此外,记者在暗访中了解到,这些参与投资的人组建了一个470多人的“国玺江西重启群”的微信群,群里经常有人发布消息,说某个时间就会有好消息,让大家等待。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参与了国玺的投资呢,经常参与听课的芦女士告诉记者,江西总共有4976人参与了投资,每个人都有编号。
执迷
投入的钱拿不回来,仍参与其他各种投资
记者了解到,不少老人除了投资国玺公司外,还投资了其他各种集资。在国玺公司等待拿回钱的王大爷表示,他已经投进去十多万元,虽然一时拿不到钱,但并不着急。“我投资了其他公司,已经挣了好几万元,正好可以弥补这里。”随后,王大爷拿出手机显示的银行到账短信给大伙看,并向大家推荐某“爱心基金”的投资产品(记者查询发现,该爱心基金主要负责人已经被公安机关通缉)。
“我可以告诉你住在哪里,用身份证进行担保,这个钱谁都盗不走,很稳的。”看到记者有些焦虑,一位中年妇女向记者介绍她手机中一种用以投资的商务平台。而另外一位老人向记者表示,他现在只玩一点小额投资,投入的几千元都已经回本,还拿到了利息,当记者问起怎么个玩法时,对方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让记者去找他,说一起听几次课就知道了。
集资诈骗专盯中老年人
“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有些中老年人投资上当过好几次,最后还是去投钱。”南昌市金融办负责人说,“投资”被骗后,应该尽快去公安局部门进行报案,案件立案侦破判决之后,他们会进行资产处置、受害人统计工作,“现在很多骗局专门盯着中老年人,以高额的回报吸引不了解情况的中老年人,使人上当受骗。”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公司推出的所谓投资产品,最初的“收益”可以让人尝到一点甜头,但过后就是一场“忽悠人”的骗局,市金融办处理的一些集资诈骗案件中,参与者大多是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