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孔子学院与孔子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以孔子作为校名是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所以孔子学院不是儒家、儒学的代言推广机构(当然,在推广现代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内容中一定是会涉及到与儒学有关的部分。这也是最终通过的邮票设计方案没有定位在古老、儒学、传统等关键词上的重要原因,这恐怕与许多人想象中的孔子学院的定位是有出入的。对于这套邮票,孔子学院方面希望表达的主题是:孔子学院是向世界各国推广汉语、宣传中国、促进交流的使者,因为孔子学院的办学主旨就是传播中国文化、共建和谐世界,由此决定了这套邮票的设计形式倾向于表现具有活力的中国、充满生命力的汉语以及轻松自然活泼的视觉感受。
在设计中首先要明确设计定位,前面已经讲到,孔子学院不是完全推广中国古代文化、更不是仅仅推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学院,而以汉语教学为主线,全方位推广中国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具有活力的机构,所以这套邮票的设计,定位在突出轻松活泼的视觉氛围、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孔子学院的视觉识别符号这几个关键点上。
《孔子学院》邮票一套2枚。第一枚邮票表现的主题是“交流”,画面创意围绕着对孔子学院校徽的解读,通过抽象标志与具象写实重构的设计手法,将象征和平、传递文化的使者的鸽子与象征世界各国国际交流的地球图案加以组合。 鸽子口衔写有汉字“你好” 二字的纸片,一方面这是学习汉语的第一个词汇,同时再次点题,突出了开放交流的姿态。通过这个小小细节使得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主线、主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得一目了然。鸽子飞舞的翅膀渐渐幻化成缤纷的彩虹,并跃出画面,似桥梁般与第二枚邮票的画面相连。
第二枚邮票表现的主题是“教学”。为了避免晦湿难懂的视觉感受,选用国宝大熊猫作为这枚邮票的形象使者。在邮票图案中,熊猫变成了一位憨态可掏的老师,在黑板上教大家学习汉字。黑板上的文字是孔子学院的中英文名称,采用模拟手写的设计字体加以表现,又一次起到了明确主题的作用。大熊猫与鸽子的角色设计本身也使两枚票的设计具有对仗关系,再加上连贯两枚票的彩虹等, 所有这些都是突出整体设计思想的表现方法。在邮票的色彩上,我尽量使用了清新、淡雅的颜色。 同时,为了使邮票设计增添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画面背景设计了宣纸的肌理。
在这套邮票的设计过程中,我设计的方案经历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修改与调整,这也使我在对孔子学院的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改正了许多过去对于它模糊的认识。现在想想,对这套邮票的方案大的修改主要在开始阶段,比如,在最初的方案中,第二枚邮票的图案有不同肤色小朋友的小手共同举着写有汉字“孔子学院”的小黑板。但为了使之与第一枚的设计语境和谐统一以及从表现力等角度考虑,我才将其修改成现在这个创意。当这个方案得到各方的基本认同后,我又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微调工作,主要是一些细节上的调整,如:彩虹由原来只在第一枚出现,改为现在的这种贯穿两枚邮票的形式。大熊猫的形象也一直是修改的重点,由原来的写实画法慢慢调整成带有卡通味道的造型。当然,还有许多细节的精调,如地球的图案由原来的有大陆板块的形式调整为单纯经纬线的形式,对孔子学院的方形印章的字体进行了细微调整等等。
这套邮票的设计定位很特殊,因为相关方面对这一邮票选题提出了不希望单纯表现传统中国视觉感受的要求,这与我最初的设计观点是有点不同的。后来经过交流与沟通,大家渐渐形成一致的认识,即通过现代设计语境,在图案中融入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从而使整体表现出当代中国风采的识别印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到人民生产、生活、娱乐等等各个方面,是中国文明的体现与延伸。在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中, 我一直秉承着“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这个观点, 力求在自己的设计中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自己的设计既能有限地传播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在设计《孔子学院》这套邮票时,我同样希望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这种结合,即把中国传统文化用一种不经意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刻意地去强调,这种表现方式主要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在邮票背景中对中国宣纸肌理底纹的运用、在版张中采用的传统信笺格线形式等等。
一枚小小的邮票可以承载很多文化信息, 它是一幅缩小的海报,既有画面的创意与设计, 又要有文字信息的精心编排构成。在我看来,邮 票是作为古老的邮寄形式的一种附属品而存续下 来的。虽然现在邮票在邮寄上的作用正在逐渐减 弱,但是它作为一种传承文化的载体,却越来越 彰显出独特的优势。据我了解,几乎所有的设计师都很珍视设计邮票的机会,这也恰恰说明这一设计领域的巨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