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记者贺笑天文图
本报讯郑州有个叫杨翔飞的红色收藏家有十多万件藏品,不同时期的党章、入党誓词,还有党史文献,每一件他都如数家珍。“只有了解过去,才能珍惜现在”,老杨有个愿望,建一个红色文献博物馆,让更多年轻人通过他收藏的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道路。
“收藏控”:有红色藏品10多万件
一米八高的河南汉子,笑起来憨厚,待人热情,这是49岁的收藏家杨翔飞给大河报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他还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这些故事又都和“红色藏品”有关。
这些天,老杨忙得不亦乐乎,他受邀参加各种公益红色展览和节目录制,几乎不在郑州待。
记者终于在6月27日晚见到了略显疲惫的老杨,不过只要提起藏品,他就两眼放光。
“快来看看我的藏品!”老杨拿出自己收藏的部分“红色珍宝”逐一向记者介绍。“这个出版于1947年1月初的《新党员读本》是我的第一件收藏品,花80块钱,从北京买到的。”老杨说。
“还有这些,虽然都是建国前的党章,但版本不相同,有拿蜡纸印刷的,有石印的,还有铅印、油印,甚至有拿草纸油印的。”看着这些“宝贝”,老杨眼中流露出一股珍爱之情。
记者见到的这些散发着岁月气息的历史见证物,只是老杨收藏“红色珍宝”的冰山一角。
据老杨介绍,从1993年开始迷上收藏的他,目前收藏的红色藏品已达10多万件,主要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出版的党史文献。
“追梦者”:想建个红色文献博物馆
老杨是河南卢氏人。
在卢氏山区的村村落落,当年红军留下的红色印迹依然清晰可辨,老杨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
“看到县城的城墙上留下许多深浅不一的炮眼,我就很想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老杨说,刚开始他只是收藏卢氏城墙的历史资料,但在收藏过程中,兴趣越来越浓厚。
直到有业内专家告诉他,“你的藏品市面上很少见,它们很珍贵。”老杨这才意识到,原来他收藏的东西对社会也有用,从此便一发不可收,红色收藏也逐渐由兴趣变为事业,成为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在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老杨跑遍上海、山西、陕西、北京、山东等全国30多个省区市,只要接到藏品线索,不管条件多艰苦,他总是背起行囊就出发。
时值建党95周年,老杨带着这些红色藏品参加了不少学校、单位的展览,还曾多次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河南博物院等地方捐赠档案文物上千件。
除了捐赠,一直以来,老杨还有个梦想,他想建一个红色文献博物馆,但是资金有限。“谁能帮帮我?哪怕只是提供一个暂时存放藏品的地方都行。”老杨说,不管放 在哪,只要不影响展出,让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通过这些藏品了解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走过的光辉道路,珍惜今天的生活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