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古墨收藏谨防伪品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6/7/21 14:4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笔、墨、纸、砚既是中国古人创造的书写工具,又是传统书写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它们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使用毛笔,自然墨也成为其重要材料。墨质的优劣不仅影响作品的感染力,而且也是文化艺术能否保存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投资者应熟读墨谱

  专家认为,古墨与新墨具有很大的区别。一是古墨的颜色纯黑,作书画可使其增辉,而不像新墨那样灰而不黑;二是古墨配方恰到好处,书写时既不落墨,又不显胶性,而新墨由于用料不精,胶质融合不匀,书写时有粘笔的感觉;三是古墨磨研时无异味,并有轻微的芝兰之香,而新墨却难以避免那股怪味;四是古墨质地纯净,不像有些新墨会掺入砂砾,既损笔又损砚;五是古墨所作书画历经百年侵蚀而不伤原迹,而新墨一般没有此种功效。

  诚如古人所说:"凡古玩多伪制,惟墨则否,因墨重质而不重名,质之佳者非名物亦贵,质之劣者虽名制亦不值钱。"

  此外,投资者若要收藏名墨,熟读墨谱则是一个捷径。明末清初的万寿祺《墨表》是专述藏墨的名著。此书分为四卷,第一卷是各墨的总论。第二卷列举各墨内容。第三卷是该书的中心内容,对每一块墨都从正、背、左、右、式五个方面,将墨的各个侧面的铭文、花纹和整体式样记载下来。第四卷是古今墨论,对历代名墨进行评点,属于掌故性质。另外,对《雪中墨品》、《百十二墨录》、《砚山斋墨谱》、《借轩墨存》、《摩墨序墨考》等书籍也要熟读,有的书还附有墨的拓片,值得藏家研读,以提高眼力。

  仿墨毫无收藏价值

  一般来说,墨的构成必须有胶,因空气的侵蚀,年代的久远,胶质极易干枯,故年代太久的墨自然会破裂。据专家介绍,明代古墨完整者已不多见,宋代以前的古墨更是难以寻觅。

  由于墨具有完整性与破碎性,使得价值相差甚为悬殊。因此,今人多有将旧墨破碎者重新装制,以博得高价。目前所见名墨完整如新者都属此类。为了求得高价,今人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找同时代及同样式来凑数,但很难达到目的;二是用相同质量的墨与相同制式进行重制,令人不易鉴别。

  据了解,一般小作坊出产的墨,基本上是仿制名墨,所用材料大都用皂角烟、烟囱烟,故作画时灰而不黑。而真品名墨,其原料皆为特制,如蓝烟、松烟、丝绵烟、漆烟等,因而香气扑鼻、沁人肺腑。

  由于近年来拍卖市场中的古墨价格飞涨,因此伪制古墨大批量生产。但其墨质太差,老远就嗅到臭味,而且还做成旧模,这种墨大多仿造名墨外形,有些是旧模新作,这些伪品基本没有收藏价值,投资者和藏家千万不能上当。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