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粮票收藏价格表图片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6/7/26 14:37:00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与见证,也是计划经济时期牵动面最大、人们印象最深的票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粮票已退出了商品流通交易领域,但在收藏界,粮票却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文化内涵,以及观赏价值逐渐成为收藏新宠。

  粮票体现政治经济特点

  相比收藏品市场中的其他热门品种,粮票属于小众收藏范畴。据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杂项收藏专家陈浩荣介绍,我国自1953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按户定量发行面粉购买证,到1955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开始实行粮票制度,并采取按人定量发行的办法,粮票从那时起为大众熟知。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逐渐停止使用时,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余年。如今,作为收藏品的后起之秀,粮票因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深受藏家喜爱。

  陈浩荣告诉记者,不同粮票的不同票面内容与材质均能体现我国发展历程中不同年代的政治和经济特点。比如经济困难时期,粮票的用纸发生了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语录粮票;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粮票使用专用纸还出现了防伪标识等。“粮票可以说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发展的见证,比起投资价值,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历史价值才是其吸引人的最大魅力。”他说。

  由于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等特点,粮票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尤其随着现在粮票收藏的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到了粮票收藏爱好者的行列当中。陈浩荣说,“在我的店面,接触到的粮票收藏爱好者中就有不少‘80后’、‘90后’新生代,有了他们的参与,使得集‘粮’爱好者这一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并形成了推动粮票收藏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多种因素导致粮票“僧多粥少”

  相比钱币、书画等受众广泛的大门类来说,粮票作为收藏品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还很短暂,这使得粮票在十多年前刚进入收藏品市场时价值不为大众所认识,算得上是十分冷门的收藏门类。不过,观市场行情,最近几年,粮票却出现了一轮较高涨幅,并持续升温,据专家介绍,粮票市场目前存在的“僧多粥少”现象,是其涨价的主要原因。

  在收藏界,“物以稀为贵”是一条毋庸置疑的准则。和其他收藏品一样,粮票收藏价值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它的存世量。

  粮票最初的发行量并不大,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1978年前的粮票印量仅有几十万枚,有的品种印制仅有几千枚。并且,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逐渐停止粮票的使用和流通之后,民众手中的粮票基本上都在兑换之后被政府进行了回收与销毁。有的地区比如天津对本地粮票的销毁流程还相当严格。发行量小、销毁量大和不再版,正是这几个原因造成了现在民间留存下来的粮票数量十分稀少。

  除了存世量少的因素外,粮票的“粉丝”逐年增多也拉动了内需。接触并参与到粮票收藏市场的收藏者不断增加,除了国内收藏爱好者之外,还有许多曾经历计划经济时期、现今具备充足经济实力的港澳地区人民和海外华侨都在进行粮票收藏,这部分群体不惜高价收购粮票,也助推了粮票尤其是珍稀粮票的整体价格上涨。

  此外,陈浩荣还告诉记者,粮票在近几年的大幅升值还有人为因素,部分收藏者出于喜爱,收藏粮票后不再进行交易,使得市场中可见到的珍贵粮票越来越少;加上部分粮票经营者采用压货囤积等待增值等手段以期获得更高收益,这些都间接助推了价格上涨。“现在的粮票交易市场可以说是完全的卖方市场,根本没有讲价的余地,这也反映了现如今粮票交易市场的火爆程度。”他说。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76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