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看到身边与花花草草有关的画作,便不自觉地想到那个晚年依旧谦逊的老人。他的技艺何等精湛,竟引得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毕加索发出“齐白石用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了长河与游鱼”的赞叹。齐白石,晚年成名。他做过匠,干过农活,生活一度惨淡,也正是他的那些经历和他自身坚持不懈的精神,才造就了齐白石。
坚持不懈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白石老人更是将这种传统美德演绎得淋漓极致。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画家,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金银纪念币。其中的一枚12盎司银币,正面图案是齐白石老人的肖像。画中的老人精神抖擞,气度卓然,一代宗师的那种气派和形象跃然而出。画面清晰、典雅,极其传神的刻画出了白石老人晚年的风采。而对白石老人眼神的刻画更为细致,那学究的镜框背后,是怎样的气度与智慧!!大气却又平易近人,一幅看似简简单单的肖像却将白石老人的形象和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正揭示了肖像画“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肖其品”的艺术规律。这样的用心,可见设计者内心对白石老人的崇拜与尊敬。
1854-1957,近百年的时光见证了白石老人生命中的奇迹。纪念币的背面采用了白石老人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豆荚昆虫图》。豆荚昆虫图,且不论画,只听名字,一股清新恬淡之感便油然而生。再看那画,寥寥几笔,将豆荚、豆叶的散乱之美描绘得恰到好处。既不散乱得让人心生厌恶,亦不会有假意安排、做作之感。想必每一个豆荚、豆叶的位置,豆荚、豆叶的个数,都是在白石老人精心的安排下创作出来的。豆荚上豆子的形态依稀可辨,白石老人的用心由此便可窥见几分了。
调皮的螳螂举起双足,伫立在瓜架上,似在思考着什么,又似在观察着近在眼前的豆子是否成熟,此等可爱的模样,呈现给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美。动与静的结合,写意与工笔的融汇,让人不得不赞叹大师深厚的绘画功力。整幅画,不是那种浮夸的美,而是淡然后的那种大气,替人们,抚平了那颗稍稍躁动的心。这幅画,不仅是先生画技高超的体现,更是先生内心童真与恬淡的体现。
雕刻在银币上的浮雕画作,丝毫没有失去那种水墨画所特有的流畅与自然,同时还给观赏者带来和增添了一种别样的艺术感受。自古,高贵的银色往往泛着淡淡的光华。高贵着,却不失质朴与典雅。画作以浮雕的方式呈现在银币上,不再局限于二维的抽象感,而是更加具有立体感。由远及近,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好似那些动物与植物都活过来一般。浮雕画面布局合理,不过于留白,亦不过于满溢,给人以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舒适感。而背面同样有那古朴的文字——豆荚昆虫图,采用了篆书的字体,弯弯曲曲间更彰显出泱泱中华五千年来文化的积淀,年代感扑面而来。
艺术,总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白石老人想要用画为我们传递的那种恬淡的意趣与精神,在这方寸之间的银币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此刻,白石老人的画作和精神在这枚银币上也得到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