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银锭哪里多!!!
据介绍,我国历史上银两的货币功能始于汉代以前,隋唐以前称为“银饼”,宋金时期称为“银锭”,元代称为“元宝”,明清两代白银(银锭)作为主要货币流通。今天我们所见的银锭以明清两朝及民国初期留存下来的居多。
清代是我国银元宝铸造、使用、流通的鼎盛时期,其品种颇多。即使是官铸银元宝的种类也不少,除了有五十两、十两、五两等不同规格外,尚有各地铸造的官银,据介绍,目前银锭发现较多的是四川大凉山地区、新疆和云南大理及金三角地带,而湖南、湖北中部发现的银锭比较少,因此价格也相对较高。
清代湖北“江汉关 光绪二十九年 有成号匠王明”五十两银锭,是清代大宝的名誉品种,传世极少,原光好品。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银币,又称“七三反版”,铸工精美,版底无瑕,通体五彩包浆。1897年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铝合金、库平三钱六分黄铜、库平一钱四分四厘铜镀银、库平七分二厘黄铜试铸样币,是目前所知唯一四枚全的奉天省样币,由德国奥图-拜赫公司雕模试铸,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旧藏,铸工精细,品相难得,具有极高的收藏与史料价值。
清代银锭在近年的拍卖市场上也一鸣惊人。09年嘉德春拍上,清代“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五十两银锭以10.6万成交,清代湖北“江汉关光绪二十三年有成号匠王明”五十两银锭9万成交,清代广东“粤海关咸丰九年”十两砝码锭成交价也达1.5万元。“明朝的银锭,随便一个价格都过万。”卫东介绍,08年3枚明朝的50两银锭均拍出高价,如明“建安县”50两银锭以20.16万元成交,明“长沙县桂禄银”50两银锭以8.96万元成交,明“袁州府万载县禄米银”50两银锭最终成交价为5.6万元。而历史上拍得最高的明50两银锭是2007年中国嘉德以156.8万元成交的明“永乐六年银作局”50两银锭,高价原因之一是该银锭为官方权威机构银作局所铸造。